16位中央巡视组组长已全部确定
【16位中央巡视组组长已全部确定】近日,随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最新消息,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全面进驻,16位中央巡视组组长名单及对应巡视区域正式对外公布。这场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个副省级城市的政治监督行动,标志着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本轮巡视的16位组长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张骥;重庆市: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孔圣根;黑龙江省: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张春生;福建省:中央第四巡视组组长陈学东;江苏省: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耿长有;上海市:中央第六巡视组组长王荣军;天津市: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李迎春;广东省:中央第八巡视组组长杨鑫;山东省:中央第九巡视组组长王新哲;北京市: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陈章永;青海省:中央第十一巡视组组长张谦;贵州省: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组长施克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央第十三巡视组组长于长辉;陕西省:中央第十五巡视组组长李建明;辽宁省:中央第十六巡视组组长腊翊凡。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巡视中既有多次参与中央巡视的“老将”,如长期在纪检监察系统任职的孔圣根、陈章永,也有首次担任组长的“新锐”。例如,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张骥此前担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外交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其丰富的对外监督经验将为新疆巡视注入新视角;中央第十五巡视组组长李建明作为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此次执掌陕西巡视,凸显对经济领域监督的重视。
本轮巡视呈现“常规巡视+联动巡视”的立体化布局:常规巡视全覆盖: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重庆、贵州、西藏、陕西、青海、新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全面“政治体检”;副省级城市精准聚焦: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西安10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例如,中央第五巡视组在江苏巡视期间,将同步督导南京市的专项整改;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广东则与广东省委巡视组联合督查广州、深圳的营商环境问题。
这种“省-市”联动模式,既避免监督盲区,又形成上下协同的合力。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副省级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1/4,其政治生态直接影响区域发展质量,必须紧盯不放。”
各巡视组组长在进驻动员会上明确,本轮巡视将围绕“两个维护”根本任务,重点检查六大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如西部地区新能源项目“圈而不建”、东部沿海城市“数据造假”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情况:聚焦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查处“中梗阻”“推诿扯皮”等现象;统筹发展和安全:针对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安全生产等问题,倒查责任落实漏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严查“裙带腐败”“影子股东”等新型违纪行为;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建:整治“带病提拔”“近亲繁殖”等选人用人乱象,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巡视整改“回头看”:对2023年以来已巡视地区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核,防止“纸面整改”“数字整改”。
为践行“开门搞巡视”,各巡视组开通“线上+线下”举报平台:值班电话:在工作日8:30-18:00接听来电,部分组增设夜间值班专线。邮政信箱:统一标注“中央第X巡视组收”,实行专人管理、全程留痕。网络平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设专项举报入口,支持图片、视频等证据上传。
巡视组明确,受理信访时间截至2025年9月23日,重点接收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六类问题的举报。对不属于巡视范围的信访,将按程序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多地“一把手”在动员会上作出承诺。北京市委书记表示:“将全力配合巡视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以首善标准建设清廉北京。”广东省省长则强调:“要借巡视东风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巡视首次引入“同题共答”机制,要求被巡视单位与巡视组共同制定整改方案。例如,陕西省在巡视组进驻前已开展自查自纠,梳理出秦岭生态保护、能源领域反腐等12项重点问题,提前形成整改台账。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分析,本轮巡视凸显三大战略意图:政治监督常态化:通过高频次、全覆盖的巡视,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问题导向精准化:针对不同地区功能定位设计监督清单,如对新疆侧重反分裂斗争落实情况,对广东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成果运用最大化:建立巡视整改与干部考核、政策调整的联动机制,推动系统性治理。据统计,二十届中央前五轮巡视已推动整改问题1.2万个,查处厅局级干部347人,完善制度4800余项。随着第六轮巡视的启动,这张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大网”正越织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