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再次点名医药腐败
【中纪委再次点名医药腐败】2025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半年报”,一系列数据彰显出纪检监察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方面的强劲力度,尤其在医药领域等关键行业的整治成效显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成绩斐然。处置问题线索120.6万件,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其中党纪处分31.3万人、政务处分13.6万人。这一组组数据,是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行为“零容忍”态度的有力证明,彰显了其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四种形态”发挥了关键作用。自《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印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准、规范且有效地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并将其坚定不移地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的全过程、各方面。每一种形态的运用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执纪体系,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处于纪律的严格约束之下。此次发布的“半年报”意义非凡,它是“四种形态”统计口径调整后首次向社会公布的数据。从数据来看,上半年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的人数达到了84.3万人次,其中运用前两种形态(即红红脸、出出汗的谈话提醒和咬耳扯袖、动辄则咎的轻处分、组织调整)的占比近90%。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落实《实施办法》,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监督的关口前移,把监督挺在最前面。对于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提醒纠正,真正体现了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让党员干部在纪律的约束下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于腐败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在上半年运用“四种形态”处理的人次中,运用第三、四种形态(即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极少数)处理人次均占5%左右。这以惩治腐败作为有效监督的强大后盾,确保纪律的底线常在、“后墙”坚固,让任何腐败行为都无处遁形。
此外,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整治工作也在多维度、全方位地深入推进。2025年初,《反腐为了人民》专题片揭露了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茂生藏匿现金的惊人案件,王茂生为藏匿巨额现金,专门购置房产并精心设计隐蔽夹层,其手段之隐蔽令人咋舌。而在2025年以来,陕西省商洛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行动,全面排查医疗领域问题线索97件,成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6件,处分46人,有力地打击了医药领域的腐败行为。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发布多篇文章,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医疗领域的腐败顽疾。医疗行业作为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民生重点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改革,从“斩断利益链”到“重建生态圈”,改革正逐步走向深水区。《严肃查处违规受礼行为》一文明确指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顶风作案,打着‘人情往来’的幌子,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与消费卡等财物,且花样不断翻新,手段隐形变异。”在医药行业,此类违规行为同样屡禁不止,并且与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往来相互交织,这给精准甄别和依法处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成为净化行业生态的关键难题。
从宏观层面来看,此次通报充分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与强大执行力。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20.6万件,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84.3万人次,且前两种形态占比近90%,这生动体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监督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第三、四种形态的运用,又明确表明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从未改变,严的基调始终贯穿于监督执纪的全过程。这种“宽严相济”的策略,既体现了党纪的严肃性,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又蕴含着对干部的关爱,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聚焦医药领域,其腐败问题的整治已经刻不容缓。医药行业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然而,从王茂生藏匿现金案到商洛市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这些案例无不暴露出医药领域腐败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腐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加剧,还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和整治。
有人或许认为,医药领域的腐败是行业发展的“潜规则”,难以彻底根除。这种观点显然是短视且错误的。医药腐败并非不可避免,其根源在于部分人员理想信念缺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以及行业制度不完善。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医药领域的监督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引导,医药行业的腐败空间正逐步被压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聚焦医疗领域腐败顽疾,指出当前一些违规受礼行为花样翻新、手段隐形变异,且与正常学术交流、业务往来相互交织,这给整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也促使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精准甄别和依法处置的能力。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等手段,加强对医药购销环节的监管,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医药领域腐败整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重建医药行业的良好生态。这不仅需要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监督执纪,也需要医药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自觉遵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与支持。唯有如此,才能让医药行业真正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