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丨粤港澳联合办全运 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

娱乐 (1) 2025-11-22 09:36:31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呈现出高水平的竞技风采,更生动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鲜活图景。

十五运会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协同举办的全运会,也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和澳门。从筹备之初,“融合”基因便深深刻在十五运会的每一处细节。会徽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绿莲花的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同心礼花图案,体现出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粤港澳三地的代表性物种“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寓意团圆和美,心手相连的美好情谊。奖牌取名“同心跃”,代表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共跃未来。

面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特殊情况,粤港澳三地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让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一个平台,三地购票”的技术赋能,实现了共建共享、共同办赛的理念。赛事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达成“一屏统览、一键调度”的跨区域协同管理。跨境通关、物资调配、食品安全、绿色赛事等领域的紧密协作,为大湾区未来深度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

赛事进程中,融合实践不断突破创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火炬同步起跑,四路火种最终融为一体,生动演绎了大湾区融合发展。开幕式以“同心圆”为创意核心,精选三地人民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人文风貌,赢得一致称赞。

跨境赛事的举办,成为三地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亮点。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作为本届全运会唯一串联粤港澳的项目,创新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方式,让运动员“无感通关”顺利通过口岸,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马拉松比赛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跨境马拉松赛事,通过“无感通关”实现深港两地无缝衔接,也成为中国马拉松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这些突破不仅彰显了粤港澳办赛能力,更是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生动实践。

香港赛区成功举办了十五运会的8个竞赛项目和1个群众赛事活动,超过1600名运动员在香港赛区竞赛,近4000人参与赛事相关工作,这也标志着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观赛过程中,香港市民既加深了对国家体育发展的认识,又增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七人制橄榄球男子决赛在香港启德主场馆激情举行,当晚现场呐喊震天、掌声雷动,香港队最终战胜山东队,首夺全运会冠军,创造了香港体育的历史性时刻。高二学生小黄告诉记者,“第一次现场感受全运会的震撼,香港能承办这样的国家顶级赛事,我们既荣幸又自豪!”

澳门赛区从组织、协作、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共组织479场赛事,产生22枚金牌、74枚奖牌。十五运会同样成为澳门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让这场体育盛会从竞技舞台延伸为全民参与的社会热潮,显著提升了澳门居民的参与感与自豪感。

女排成年组比赛在澳门精彩上演,高水平的对决让人们直呼过瘾。“在家门口就能见证顶级赛事,更骄傲的是澳门能与广东、香港携手办赛,这是大湾区一家人的荣耀。”李女士激动地说道。

十五运会已经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定格了无数拼搏瞬间,更铸牢了粤港澳三地的情感纽带,为大湾区体育、文旅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主火炬虽已熄灭,但大湾区的未来将更加活力迸发、前景可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