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在深圳住4平米车里 3年省10万
【程序员在深圳住4平米车里 3年省10万】7月7日,##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深圳程序员张哥3年不租房,直接住车里!两个儿子在老家,每周日回家团聚,周中在健身房洗澡健身,日均成本不到10块。他表示,周一到周四晚,我会把车停在深圳湾公园7号停车场中间树下的车位,这里离海近,且次日开门不会被旁车夹着。深圳湾公园周边住宅是顶级豪宅,房价高昂,我肯定买不起,而我每天就住在风景里。我住车里花费少,白天车停公司园区每天10块,晚上停公园常不到7块,充电10块,一天不到30块,一月不超1000块。车于我如移动的有空调和床的家,我叫它“海景窝”,它可移动自由。7号停车场看海景棒,但去洗手间和充电,5号停车场更方便。车内空间约4平方米,比不上房子,但我在车里更有家的感觉,更自由灵活。车外风景美,我认为居住环境更重要,睡觉占地方不大。车里床占一半空间,另一半放杂物,还有小桌板可工作。我放倒座椅加木板,能放下一张1米8长、0.6米宽的床,足够我用。车位离海面约20米,隔条安静的路,公园种了很多紫薇树,此时花正盛开。我每天早上在车里醒来,车尾厢门自动打开,阳光洒进,隔着蚊帐能看到蓝色大海、天空和远处的大桥,我看了三年多仍不腻。
生活成本方面,张运来每日停车费约6元(深圳湾公园夜间收费),加上公司停车费,每日总停车支出约20元;每月充电费与停车费合计约400元。饮食方面,他主要在公司食堂就餐,偶尔在健身房解决洗澡问题,换洗衣物则每周带回家清洗。综合计算,其每日开销约100元,月均3000元,较此前租房时每月2500元房租及5000元总支出显著降低,三年多累计节省约十万元。
但张运来强调,选择车内居住并非单纯为了省钱。他表示,自己月收入数万元,在阳江老家拥有四层别墅,经济压力较小。真正吸引他的是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自由感:清晨在公园鸟鸣中醒来,傍晚可随心情更换停车地点,甚至将车位视作“海景房”。他形容这种状态为“每天都在度假”,并表示即使有人免费提供住房,他仍会选择车内居住。
这一选择也面临现实挑战。广东夏季高温多蚊,张运来通过配备蚊帐、驱蚊器及低档空调通风解决;遇恶劣天气时,则转移至地下停车场。此外,他利用公共资源的方式引发部分网友质疑,但其错峰使用停车位、仅在公厕洗漱等行为未对他人造成明显影响。
今年4月,深圳程序员张运来因不租房住车里引发大量关注。记者专访张运来,张运来表示:我在深圳湾公园那边车内露营,我只是正常的停车,而且深圳湾公园晚上空闲的车位非常多,我只是刚好利用空闲的时间在那边过夜,最多也就在公园的洗手间那边刷牙洗脸,并没有什么不文明行为。公园的洗手间干净又整洁,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打扫。我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尽量轻手轻脚,避免打扰到其他人。我知道,在公共场所生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从来不会在车里大声喧哗,也不会随意丢弃垃圾。每次产生的垃圾,我都会用塑料袋装好,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带出去扔掉。我也从来没有在公园里生火做饭,因为我明白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我只是想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角落,安静地生活和工作。其实,我选择住车里,也是无奈之举。深圳的房租越来越高,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来说,每个月的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不想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房租上,所以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虽然住在车里会有一些不方便,比如夏天的时候车里会很热,冬天的时候又会比较冷,但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总有一天能够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从张运来的角度看,他的行为实属无奈之举。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房价和房租居高不下。据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平均房租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普通程序员而言,每月房租支出占据收入相当比例。张运来选择住车里,是想减轻经济负担,将更多资金用于生活保障或未来规划。他利用晚上空闲车位过夜,并未影响他人正常停车,使用公园洗手间洗漱也是出于基本生活需求,且保持了文明举止,从个人角度而言,他是在合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来应对生活困境。
然而,从公共资源分配和管理的角度来看,质疑声也有一定道理。公共资源本应服务于大众,满足公众的共同需求。虽然深圳湾公园晚上空闲车位较多,但这些车位的设计初衷并非供人长期居住。大量人员长期在车里过夜,可能会对公园的管理带来一定挑战,比如垃圾处理、安全保障等问题。而且,如果这种行为被过度效仿,可能会影响公共资源的正常使用秩序,导致真正需要停车的游客面临停车难的问题。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存在并没有对公园的正常运营造成实质性损害。相反,这反映出城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果城市能够提供更多价格合理、配套完善的住房选择,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驳论方面,那些认为张运来应该为占用公共资源负责的观点,忽略了社会现实问题。指责他并不能解决根本矛盾,反而可能让他陷入更艰难的处境。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去改善住房状况,让像张运来这样的群体能够有更好的居住选择,而不是仅仅将目光聚焦在他是否占用公共资源上。
相关论点在于,这一事件也凸显了城市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更要关注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除了住房问题,还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多个方面。只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宜居性,才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张运来住车里被质疑占用公共资源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它反映出城市发展中住房保障、公共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去看待这一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公共资源分配和管理,让每一个在城市中奋斗的人都能拥有一个安稳的居住环境,而不是让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无奈地选择住进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