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热晕一晚开进五六辆救护车
【高校学生热晕一晚开进五六辆救护车】7月6日晚,山东烟台一高校多名同学发布视频称宿舍高温热晕同学,“一晚上开进五六辆救护车,有同学被抬到担架上”,学生表示“宿舍里大约有35度左右,比外面热很多,没有空调,风扇也不好用”。据视频显示,风扇在高温的“考验”下,它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有气无力地转动着。吹出来的风软绵绵的,根本无法驱散这令人窒息的炎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同学们的身体逐渐出现了不适。有的同学脸色苍白,嘴唇干裂,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整个人摇摇欲坠;有的同学感觉头晕目眩;还有的同学直接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很快,宿舍楼里乱成了一团。同学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有的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声音中带着颤抖和焦急;有的则四处寻找湿毛巾,想要给昏迷的同学降温;还有的忙着联系老师,希望能尽快得到帮助。记者就此事联系到该校工作人员,对方回应:“这个情况目前还没有听说。”网友表示:“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烟台高校没有采取任何发降温防暑措施,没有调整作息时间,学生只能硬抗,校方应付式敷衍还在研究解决,一拖再拖,直到拖出人命,真的无比寒心,这种不顾学生生命的学校,还有人愿意上吗?必须严厉整顿! ”。面对学生的困境和社会的关注,校方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人心寒。“这个情况目前还没有听说”,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仿佛将学生的遭遇与自己完全隔离开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学生生活中如此严重的问题竟然一无所知,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校方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地方,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学校的首要职责。在高温天气来临之际,校方本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安装空调、改善通风条件、调整作息时间等,以减轻高温对学生的影响。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方似乎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而是选择了敷衍和拖延。这种不作为的态度,不仅是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漠视,更是对教育职责的亵渎。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愤慨。网友们纷纷表示,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烟台高校却没有采取任何降温防暑措施,没有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只能硬抗。校方应付式敷衍,还在研究解决,一拖再拖,直到拖出人命,真的无比寒心。这种不顾学生生命的学校,还有人愿意上吗?必须严厉整顿!网友们的愤怒并非无端发泄,而是源于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和对校园管理混乱的不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是一个充满关爱和责任的地方。如果学校连学生的基本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能够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网友们的呼声,是对校方的严厉警示,也是对社会各界关注校园安全、推动校园管理改善的强烈诉求。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整改。首先,校方要增强责任意识,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在高温天气下,安装空调、改善通风条件是最直接有效的降温方式。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息时间,避免学生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休息和避暑空间。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高温天气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自救和互救。
最后,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和监督。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投入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评估和考核机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校园安全问题,推动学校整改落实。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高温“炙烤”下的校园,暴露出了校方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校园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我们期待学校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整改,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安心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