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相关负责人在十五运会主媒体中心接受采访,结合十五运会谈体育产业相关工作,特别提到赛事经济对拉动消费增长、释放经济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提质扩容,竞赛表演业在激发消费、扩大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双节"期间,京沪两地分别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 WTT 中国大满贯和劳力士大师赛、世界赛艇锦标赛等多项大型赛事,形成集群效应;群众赛事同样亮眼,“浙BA”“赣超”等赛事拉动地方体育消费,江西省宜春市前10月体育消费达71.71亿元,同比增长12%。
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赛事,十五运会有效推动了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截至11月16日,其市场开发收入18.4亿元,广深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消费同比显著增长。三地通过特许商品展销、设施建设规划、社区化运营等推动文体商旅融合,改造升级的场馆赛后将向社会开放,持续服务城市发展。
展望“十五五”,该负责人介绍说,国家体育总局将多措并举激发赛事经济活力:一是将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对赛事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和部署;二是加大赛事活动引培力度,继续积极承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在现有赛事基础上,引进更多项目的分站赛、系列赛、积分赛等;三是拓展体育消费场景,鼓励地方依法挖掘城市各类“金角银边”空间、充分复合利用城市空间,多形式延展体育运动空间;四是加强商旅文体健联动,促进赛、展、节、游一体谋划、一体开展,将本地特色节庆、产品与赛事结合,让赛事更加有滋有味;五是守好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红线,严格实施“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加强对赛风赛纪、畸形“饭圈”文化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
该负责人表示,赛事经济正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将持续助力扩大内需、促进融合,为体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