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王老吉和加多宝又“打起来了”

财经 (3) 2025-10-14 19:47:12

来源:@国际金融报微博

王老吉和加多宝缠斗十余年的商标纠纷,延伸到了全球市场。

近期,两家公司针对“王老吉”海外商标归属权两度隔空喊话。10月10日,加多宝表示自己在全球超过6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当日晚间,王老吉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的激进言辞作出回应。

双方各执一词,“王老吉”海外商标究竟归属于谁?

两轮隔空喊话

这场海外商标博弈的序幕于9月30日拉开。当天上午,加多宝通过公众号宣告其在海外“维权告捷”。

据媒体报道,加多宝通过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捍卫了“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并强调“对任何侵权、假冒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将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尽管推文未指名道姓,但当晚王老吉发布《严正声明》予以回击,直指加多宝“就境外商标争议发布相关声明,严重背离事实,误导公众认知,对我司合法权益与品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王老吉”商标的海外归属权,双方各执一词。

王老吉指出,“王老吉”品牌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商标所有人为广州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的历史沿革资料、知识产权权属的法律文件均完整清晰。

截至9月30日,“王老吉”品牌权利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系列商标注册工作,商标权利明确,法律保护完备。

加多宝则给出不同说法,称其通过关联公司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商标权(包括“王老吉”、WONG LO KAT、WANG LAO及其他园文组合商标)。

对此,王老吉认为加多宝上述行为是“恶意抢注”,干扰公司境外市场拓展,目前已在巴西、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1个国家及地区发起法律反击。

第一轮隔空喊话止步于国庆假期,节后战火再度升级。

10月10日,加多宝发文称,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是90年代从王老吉(正名王泽邦)后人手中取得,并在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希望将中国凉茶文化推向全世界。

当晚王老吉不再长文回应,而是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结束了这场隔空对话。

从内地“缠斗”到海外

对消费者而言,“怕上火喝王老吉”“怕上火就喝加多宝”的相似广告词,红罐包装的视觉关联,早已让人对二者的关系产生混淆。而这背后,是两家公司从合作伙伴走向竞争对立的曲折历程。

凉茶本是广东等南方地区的特色饮品,1995年,加多宝的实控方鸿道集团与王老吉背后的广药集团达成合作,获得“王老吉”品牌及罐装饮料的独家使用权。

通过十几年的市场化运作,加多宝将红罐王老吉凉茶推广至全国,“王老吉”不仅成为凉茶品类的代名词,更一度登顶内地罐装饮料销售榜冠军,超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品牌。

然而,在商标使用合作协议即将到期之际,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

十余年来,王老吉与加多宝围绕商标、包装、广告语展开数十场官司,涉及金额累计达数十亿元,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的标志性案例。

最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年就此商标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需赔偿广药集团3.17亿元,王老吉方面也借此明确重申商标属于广药集团。

如今海外“商标战”打响,实则是在内地凉茶市场规模收缩的背景下,双方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结果。

商标作为品牌核心资产,其归属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尽管双方在海外采用的中文商标标识均为“王老吉”,但在外文商标上采取不同策略。

加多宝的市场意识更强,其较早注册了与中文王老吉发音更相近的外文商标“WANG LAO JI”“WONG LO KAT”,容易被海外华人识别和接受。据媒体报道,加多宝2016年就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当年公司在海外已有约10%的销售份额。

王老吉方面则在2020年注册“WALOVI”外文商标,试图建立独立的国际品牌形象。今年8月,王老吉“WALOVI”国际罐正式发布,并在10月亮相于德国科隆食品展,布局欧洲市场。

今年上半年,王老吉凉茶所在的王老吉大健康营收约65亿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15.8%。公司副总经理叶继曾向媒体透露,公司正努力将国际市场销售变成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未来能有10亿元级的单一市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