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少卖40亿包 方便面怎么卖不动了 国民速食界的 “扛把子”,现在销量却遇到了阻碍!

热点 (5) 2025-08-18 18:12:07

3年少卖40亿包 方便面怎么卖不动了 国民速食界的 “扛把子”,现在销量却遇到了阻碍!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3年少卖40亿包 方便面怎么卖不动了

  【3年少卖40亿包 方便面怎么卖不动了】近日,一则“3年少卖40亿包方便面”的数据冲上热搜。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统计,中国方便面消费量从2020年巅峰期的472.3亿包跌至2024年的438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再降8.9%。曾经绿皮火车里的“泡面香气”、加班熬夜的“速食救星”,如今正被外卖、预制菜和高铁餐食挤下餐桌。这场消费革命背后,是国民饮食结构、生活场景与健康观念的深刻变迁。“热饭上门不洗碗”——这句外卖平台的广告语,精准戳中了方便面的软肋。2024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突破1.27万亿元,用户达5.92亿人,相当于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定期点外卖。更致命的是,平台推出的“6元拼好饭”(两荤一素包配送)直接颠覆了方便面的价格锚点:当经典款方便面从4.5元涨至5元,消费者发现“加1元就能吃现炒热饭”,选择的天平瞬间倾斜。《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长1%,方便面消费量便减少0.0533%。在杭州工作的90后白领李女士坦言:“以前加班吃泡面是图方便,现在公司附近3公里内20分钟必达外卖,谁还愿意吃又咸又油的泡面?”如果说外卖是“地面战”,高铁的普及则是“降维打击”。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较2020年新增1.1万公里,平均时速350公里让旅途时间大幅缩短。过去绿皮火车上“一桶泡面+一根肠”的标配场景,如今被12306外卖平台取代——武汉热干面、周黑鸭等地方特色小吃日均配送超300单,客单价达50元,其中“免排队”服务溢价占比超60%。“以前坐15小时绿皮车,不吃泡面扛不住;现在高铁5小时到站,根本不需要囤干粮。”常往返于北京与上海的商务人士王先生说。广州东站甚至因乘客投诉“泡面气味影响车厢环境”,于2024年停售桶装面,这成为压垮方便面“旅途刚需”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方便面“不健康”的标签愈发刺眼。艾媒咨询2024年调查显示,59.3%的消费者担忧速食油炸工艺产生反式脂肪酸与丙烯酰胺;中国营养学会数据更戳中痛点:一包普通泡面含盐6克(超每日推荐量5克上限)、脂肪25克(占每日推荐量83%)。尽管科普中国辟谣“方便面与普通挂面营养成分基本一致”,但“高钠+防腐剂”的认知已深入人心。

  行业试图通过“高端化”自救,却陷入“越贵越尴尬”的怪圈:康师傅与山姆联名款方便面售价79.9元/4包,统一“满汉大餐”系列单盒突破20元,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超过8元的方便面,我为什么不点外卖?”大学生小陈的质疑代表多数人心声。

  行业寒冬中,龙头企业首当其冲。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至134.65亿元,经销商数量缩减3409家;统一虽通过“汤达人”等高端线维持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反而是白象凭借“骨汤面+猎奇口味”实现逆袭:2024年营收达130亿元,直逼康师傅。其推出的折耳根味、香菜味方便面,以及与日清合作的抹茶海鲜汤面,通过社交媒体引发“黑暗料理”打卡潮,成功吸引Z世代。

  “方便面不能只做‘充饥工具’,要变成‘社交货币’。”白象市场总监表示。这种转型逻辑在数据中得到验证:炼丹炉大数据《方便速食行业线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5年5月线上方便速食市场中,方便粉/面占比达61%,但螺蛳粉、意大利面等新兴品类增速显著,消费者更愿意为“口味创新”和“场景体验”买单。

  方便面的颓势,本质是消费需求迭代的必然结果。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行业需跳出‘高端化执念’,在便捷、营养与性价比间找到平衡。”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新路径:技术升级:康师傅推出非油炸面饼的“速达面馆”系列,脂肪含量降低90%;统一升级“汤达人”高汤产品,强调“0添加防腐剂”。场景细分:莫小仙推出“太空方便餐”,通过航天技术延长保质期;空刻意面主打“正餐替代”,复购率超35%。渠道革新:白象抖音旗舰店粉丝量突破500万,通过直播带货实现线上营收占比18%;统一与抖音合作定制“小份装”,满足年轻群体“少食多餐”需求。方便面的故事,是中国消费升级的微观缩影。当外卖解决“温饱”,高铁缩短“时空”,健康重塑“认知”,速食行业的竞争已从“价格战”升维至“价值战”。未来,谁能精准捕捉“平价健康”“场景体验”“文化认同”三大核心诉求,谁就能在万亿级速食市场中重获新生。毕竟,消费者抛弃的从来不是方便面,而是“为方便牺牲品质”的旧时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