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租金跌了 餐饮人却笑不出来 周边店铺租金下跌,有店主却被合同困住!

热点 (3) 2025-08-06 19:31:18

商铺租金跌了 餐饮人却笑不出来 周边店铺租金下跌,有店主却被合同困住!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商铺租金跌了 餐饮人却笑不出来

  【商铺租金跌了 餐饮人却笑不出来】近日,全国多地商铺租金出现明显下跌趋势,但本应受益的餐饮从业者却陷入集体焦虑。在苏州昆山集街、佛山禅城商业街、重庆解放碑商圈等地,餐饮商户普遍面临“周边租金跌三成,自家合同锁高价”的困境,租金调整机制失灵与经营成本高企的矛盾,正将餐饮业推向生存临界点。在昆山集街经营13年的“300号咖啡馆”老板阿沐,正经历着租金倒挂的切肤之痛。其280平方米的店面年租金达12万元,较周边同类商铺高出30%。尽管集街商铺租金同比下跌超60%,房东却以“合同未到期”为由拒绝调整租金。阿沐的遭遇并非孤例:佛山禅城烤肉店主石头的100平方米店面年租金13万元,较市场价高出35%;南京私房烘焙馆暮雨因合同中“年递增2%”条款,租金不降反升。这种矛盾源于商业租赁市场的结构性缺陷。长期租赁合同中的“刚性条款”与市场波动的“柔性现实”形成激烈碰撞。据赢商大数据监测,2024年全国重点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杭州、重庆等城市二季度空置率突破10%,但存量合同中的租金锁定机制,使得在租商户成为“高价租金钉子户”。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研究部负责人谢靖宇指出:“当市场租金跌幅超过15%时,80%的长期租约商户将陷入亏损状态。”租金困境只是餐饮业生存危机的冰山一角。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行业闭店数量突破105万家,全年预计达200万家,闭店率较2024年攀升23%。深层次矛盾在于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失衡:食材成本占比40%且持续攀升:供应链价值上移与半成品使用增加,导致核心食材价格波动超15%。火锅、烧烤等品类的食材成本占比甚至突破45%,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人力成本刚性上涨:2024年第四季度餐饮服务员平均月薪达4806元,厨师月薪6389元,同比涨幅分别达15.7%和12.3%。尽管灵活用工模式降低部分成本,但专业厨师短缺问题仍待解决。

  租金成本吞噬现金流:重点城市商业街租金仍维持在24.37元/平方米/天的高位,黄金地段租金甚至突破百元。某连锁火锅品牌财报显示,其一线城市门店租金成本占比达22%,远超行业20%的警戒线。

  在成本高压下,餐饮企业被迫采取“降本增效”策略。米村拌饭通过“核心团队+弹性用工”模式将店长离职率控制在0.5%以下;海底捞推行“动态定价”系统,根据客流量实时调整菜品价格;瑞幸咖啡借助万店规模将食材采购成本降低18%。但这些措施对中小商户而言遥不可及,某奶茶店主无奈表示:“设备回收价从2万元暴跌至7000元,闭店意味着血本无归。”

  行业洗牌加速催生新的市场格局。2025年上半年,餐饮连锁化率提升至23%,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品牌门店突破万家,并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将运营成本降低2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奶茶店、中国汉堡店等品类因同质化严重遭遇倒闭潮,某二手设备回收商透露:“现在奶茶设备回收价只有废品价的1.5倍。”

  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中西部城市逆势增长:西安、郑州餐饮门店增速超11%,地方特色餐饮成为新引擎。云南菌菇火锅品牌“芸山季”年增长超60%,贵州烙锅品牌“凉都青瓦房”18个月拓店60家。县域市场成新蓝海:县域连锁化率增速是一线城市的1.8倍,米村拌饭、乔杉杉生烫牛肉米线等品牌通过“百店规模+合作联营”模式快速下沉。某县域购物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品牌首店进驻率提升40%,租金议价空间反而扩大。”消费重心持续下移:人均30元以下低端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5%,广顺兴等性价比品牌全国拓店超600家。与之对应的是,人均100元以上中高端餐厅客流量下降30%,某米其林餐厅主厨转型开设社区食堂,直言:“精致质价比才是未来方向。”

  面对系统性危机,餐饮业需要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租赁机制改革:建议推广“基础租金+流水提成”的弹性模式,某购物中心试点显示,该模式使商户存活率提升28%。房东需建立“市场行情联动机制”,如昆山某商业综合体对优质商户实施“三年租金梯度递减”,空置率从18%降至7%。

  供应链深度整合:头部品牌加速布局中央厨房与数字化采购平台,某连锁企业通过动态库存管理系统将食材损耗降低28%。中小商户可通过“联盟采购”降低成本,某区域联盟使食材采购价平均下降12%。

  政策精准扶持:政府可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流程,将审批时间从20天压缩至5天;设立餐饮业纾困基金,对坚持不裁员的商户给予租金补贴。某地试点“消费券定向发放”,使参与商户销售额平均提升35%。

  技术赋能转型:智能炒菜机降低后厨人力30%,AI点餐系统提升效率40%。加州CaliExpress全机器人厨房模式引发关注,其单店人力成本较传统门店降低65%。某技术服务商推出“轻量化数字化套餐”,使中小商户转型成本从10万元降至2万元。

  当租金下跌的利好被合同锁死,当规模扩张遭遇消费降级,餐饮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但危机中往往孕育着转机:米村拌饭通过“极致单品+高效运营”实现逆势增长,南城香靠“3元早餐+社区深耕”突破规模瓶颈,这些案例证明,回归餐饮本质、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才是破局关键。站在2025年的转折点上,餐饮业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租金减免,更是长期的价值重构。当房东与商户从博弈走向共生,当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深度融合,当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形成合力,这个承载着人间烟火的行业,终将在变革中寻得新的生机。正如某行业观察家所言:“餐饮业的寒冬,终将催生更坚韧的生命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