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事 直言很难想象小艺人或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

热点 (4) 2025-08-05 20:05:30

赵露思: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事 直言很难想象小艺人或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赵露思: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事

  【赵露思: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事】“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事,很难想象小艺人或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近日,演员赵露思在直播中哽咽说出这句话时,屏幕前的3000万观众见证了中国娱乐圈最激烈的权力反转——这位凭借《星汉灿烂》《珠帘玉幕》跻身顶流的95后小花,正以“自曝式”控诉撕开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资本面纱,将娱乐圈长期隐匿的“艺人-公司”畸形关系推上风口浪尖。时间回溯至8月2日深夜,赵露思在微博发布长文,以近乎手写的凌乱排版和零标点符号的愤怒文字,控诉银河酷娱“骗我财务签掉分账单”“未经协商从工作室划走205万代言赔偿款”。她披露,2024年底拍摄《恋人》期间突发失语、肢体瘫痪送医,剧组在14日出现症状后仍于18日强行安排拍摄,最终导致2025年1月剧组解散,前期投入尽数作废,而本应由公司承担的损失,最终由她个人买单。这场纠纷的导火索远不止金钱。赵露思直指核心矛盾:“再三沟通也不同意归还工作室运营权,团队工作人员还剩几个?八个月等待一个处理结果,剧组解散了就是结果?全跑了就是结果?”据业内人士透露,银河酷娱通过控制艺人工作室的人事权与财务权,将赵露思的核心团队架空,导致其项目推进、宣传资源分配完全受制于公司。这种“职业软禁”在顶流艺人身上尚且如此,普通艺人的处境可想而知。银河酷娱的回应充满戏剧性。8月3日声明中,公司强调“震惊和突然”,宣称“坚持以艺人意愿为第一考虑”,却对赵露思提及的殴打事件、205万划款、团队解散等核心指控避而不谈。这种“避重就轻”的公关策略,反而坐实了赵露思“孤立无援”的指控——当晚,银河酷娱单方面取消对赵露思的微博关注,将矛盾彻底公开化。

  资本的冷漠背后,是银河酷娱对赵露思的深度依赖。这家靠《火星情报局》起家的综艺公司,在招商困境下将宝全部押在赵露思身上:从《传闻中的陈芊芊》到《星汉灿烂》,从《珠帘玉幕》到《神隐》,赵露思主演的剧集贡献了公司90%以上的营收。更讽刺的是,银河酷娱曾试图通过《珠帘玉幕》带新人唐振超,却因赵露思的抗剧能力才勉强维持项目热度。这种“竭泽而渔”的运作模式,最终将双方推向对立。

  赵露思的反抗并非偶然。2025年1月,她公开抑郁症诊断书,体重暴跌至36.9公斤;农历大年初一,她发长文揭露2019年试戏失败后遭公司高层凌晨辱骂殴打,“对方疑为女性老板,当时喝多了”。这些创伤与长期精神压迫,被指为其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

  在8月5日的直播中,赵露思晒出重度焦虑症和抑郁症测评报告,坦言“每天靠吃药吸氧维持”。她质问公司:“去年被气进医院时你们在哪儿?前一个多星期我在吃药吸氧时你们在北海道滑雪!”这种“用生命换流量”的资本压榨,在娱乐圈并非孤例。从郑爽天价片酬风波到吴亦凡事件,从杨超越解约纠纷到袁冰妍税务争议,艺人与公司的权力博弈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底线的冲击。

  赵露思的“掀桌”之所以引发共鸣,在于她撕开了娱乐圈“光鲜外表下的残酷真相”。当银河酷娱声明“公众人物需谨言慎行”时,网友集体嘲讽:“艺人连生病都要被公司消费,到底谁在损害行业形象?”这种舆论反转,标志着Z世代艺人对传统权力结构的挑战——他们不再甘当资本的提线木偶,而是试图夺回职业自主权。

  然而,这场反抗的代价高昂。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合约可能长达10年,解约或面临天价违约金;公司手中掌握的录音、财务记录等证据,更可能成为反制武器。正如她在直播中无奈表示:“打官司是个非常长久的事情,也许我到约了都还没打完。”

  赵露思事件暴露的,是整个文娱产业的系统性危机。在流量至上的逻辑下,艺人被简化为“数据商品”,其身心健康、职业规划甚至基本权益都被资本异化。银河酷娱将赵露思的抑郁症病史作为“营销素材”,在剧集宣传期炒作“重生人设”,却在她病情复发时拒绝承担责任,这种“吃人血馒头”的行径,彻底撕碎了经纪公司的道德伪装。

  值得庆幸的是,公众正在觉醒。赵露思微博下30万条评论中,“支持解约”“拒绝职场暴力”成为主流声音;于正等业内人士公开声援,甚至提议“合伙开面馆”帮她转型。这种集体声援,标志着社会对艺人权益保护的认知升级——当资本将“人设”明码标价时,公众开始要求还原“人”的本质。

  赵露思的“掀桌”,或许会成为娱乐圈权力重构的转折点。它提醒我们:无论流量如何璀璨,艺人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其作为“人”的尊严与创造力。当资本将这份创造力异化为压榨工具时,反抗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行业自救的必经之路。正如赵露思在直播中所说:“每活一天我都珍惜。”这场风暴终将平息,但它留下的思考不应被遗忘——在流量与资本的狂欢中,如何守护每一个“赵露思”的微笑与眼泪,如何让艺术回归纯粹,让创作回归初心,或许才是这个行业最该解答的命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