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强降雨致2死10失联 强降雨引发山洪!

热点 (3) 2025-07-22 15:45:29

山东济南强降雨致2死10失联 强降雨引发山洪!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山东济南强降雨致2死10失联

  【山东济南强降雨致2死10失联】7月22日凌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据莱芜区应急管理局通报,7月22日0时至5时,全区最大点降雨量达364毫米,大王庄镇石屋子村、朱家峪村因地势低洼、河道狭窄,突发山洪灾害,导致19套房屋被冲毁或严重损坏,截至当日15时,已确认2人遇难、10人失联,救援力量正争分夺秒开展搜救。此次降雨强度远超当地历史同期水平。济南市气象台数据显示,7月20日13时至21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已达51.7毫米,而22日凌晨的短时强降雨更将极端性推向顶点——莱芜区大王庄镇单站5小时降雨量突破364毫米,相当于北京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在数小时内倾泻而下。“河水在凌晨3点突然暴涨,混着泥石流的洪水瞬间冲垮了河堤。”石屋子村村民王建国回忆,他目睹邻居家的二层小楼在洪流中轰然倒塌,村内道路被3米高的泥浆淹没,电力、通信全部中断。朱家峪村的情况同样危急,村口桥梁被冲毁,进出通道完全阻断,部分村民被困屋顶等待救援。灾情发生后,山东省、济南市两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22日6时,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济南、泰安、淄博三地200余名消防员,携带冲锋舟、生命探测仪等设备赶赴现场;济南市卫健委派出5支医疗队驻扎灾区,在临时安置点搭建急救单元;莱芜区人武部组织300名民兵组成抢险突击队,协助转移被困群众。“我们采用‘空中+地面’立体搜索模式。”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无人机编队对失联人员可能藏身的区域进行热成像扫描,同时,消防员分组划定责任区,利用绳索技术攀爬塌方体,逐户排查幸存者。截至22日17时,救援队已成功转移被困群众87人,其中包含12名儿童和5名老人。

  在朱家峪村,一支由村民自发组成的“人链救援队”成为焦点。52岁的村民李卫东回忆,凌晨4点,他发现邻居张大娘被困二楼阳台,便与6名青壮年用床单结成绳索,在湍急的洪水中搭建起“生命通道”。“水流太急,站不稳就抱成一团,最后把大娘背到了安全地带。”李卫东说。

  失联人员名单显示,10名失联者中包括4名儿童、3名老人和3名中青年。救援人员正重点搜索三处区域:一是石屋子村东侧被泥石流掩埋的3栋民房,探测仪显示地下2米处存在生命体征信号;二是朱家峪村西侧被冲毁的养鸡场,监控录像显示最后一名失联者曾在此区域活动;三是两村交界处的河道淤积段,打捞队已发现部分家具碎片。

  “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济南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张涛表示,救援队已扩大搜索范围至下游5公里河道,并协调水利部门调低牟汶河水位,为水下搜救创造条件。心理干预团队也同步进驻,为遇难者家属和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

  目前,莱芜区已在大王庄镇中学设立临时安置点,可容纳2000人,储备了3000份方便食品、2000床棉被及基本医疗物资。疾控部门对受灾区域展开全面消杀,重点防范肠道传染病和蚊蝇滋生。“我们调集了10台大型抽水泵,争取24小时内排空村内积水。”莱芜区水务局局长刘志强说。

  气象部门预警,22日夜间莱芜区仍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可能伴有雷电。为此,救援指挥部已制定“二次灾害防范预案”,对所有转移群众实行“集中安置、封闭管理”,严禁返回危房取物,同时安排专人巡查河道、堤坝等风险点。

  此次灾害暴露出部分山区村镇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屋子村河道宽度不足5米,且缺乏拦沙坝等缓冲设施;朱家峪村部分房屋建在行洪区内,违反了《防洪法》相关规定。莱芜区区长陈军表示,将立即启动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违规建筑“零容忍”,并计划在3年内投入5亿元完善山区排水系统。

  山东省气候中心专家指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华北地区极端降雨事件呈增多趋势,建议各地修订防汛预案时,将“超标准洪水”纳入常态化应对范畴。目前,济南市已要求所有区县在7月底前完成防汛物资储备更新,并组织社区开展应急演练。目前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这片被洪水侵袭的土地上,消防车的警笛声、挖掘机的轰鸣声与村民的祈祷声交织,见证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营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