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多家文旅公司亏损,桂林旅游股份收回巨额欠款扭亏

财经 (2) 2025-07-17 23:11:59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亏损”依旧是今年上半年旅游上市公司的主要业绩状态。7月15日,旅游股份有限公司(603099.SH)(下称“长白山旅游”)及股份有限公司(600593.SH)(下称“大连圣亚”)披露业绩预告,两家企业上半年均出现亏损。值得关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000978.SZ)(下称“桂林旅游”)则是在行业普亏中实现盈利,预计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00万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桂林旅游有关景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次有所增加。同时,公司收回了5434万元的欠款,对业绩起到了明显的支持作用。

成功扭亏

7月11日,桂林旅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00万元,而2024年同期则是亏损1909.33万元。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桂林旅游曾因为5年亏损近1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更引发了业内外对于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桂林旅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效益为导向,深化改革创新,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市场营销、加强应收款催收力度等举措,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扭亏为盈。

据公告,今年上半年,桂林旅游旗下的景区(两江四湖、银子岩、贺州温泉、龙胜温泉、丰鱼岩、资江天门山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48.0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09%。同时,被许多网友称为“桂林必玩项目”的漓江游船客运业务共接待游客约33.8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62%。漓江大瀑布饭店则是接待游客约10.7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98%。

近期,《华夏时报》记者从桂林旅游处获悉,上半年,公司围绕科技赋能、产品焕新以及服务优化三大主线全面推动旗下景区提质升级。例如,公司旗下的桂林一城游旅游有限公司正式介入DeepSeek大模型,开启“智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新阶段,同时推出“桂林旅游AI小助手”,提供智能行程规划、票务预订等一站式服务。漓江游船则是部署了智能监控设备,可以实现危险行为识别、驾驶员健康监测等,并研发风力监测系统提升航行安全。

收回大额欠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桂林旅游收回年度欠款5434万元,并转回前期已计提的坏账准备1999万元,增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999万元,该数值为非经常性损益。可以说,收回的这笔欠款以及转回的坏账准备为桂林旅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色不少。

不可否认的是,多笔不良资产曾严重拖累桂林旅游的业绩。《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桂林旅游在2024年进行了多个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公告显示,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为1.52亿元,导致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9191.2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绝大部分计提减值涉及桂林旅游投资或者参股的其他旅游公司。

其中,桂林旅游参股了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井冈山公司),持有公司21.36%的股权,为第三大股东。据悉,井冈山公司主要经营井冈山景区索道和观光车业务,但2024年经营业绩不及预期,桂林旅游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2220.38万元。

此外,桂林旅游持有70%股权的控股子公司桂林罗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罗山湖旅游公司)主要负责罗山湖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建设,该项目自2013年7月份便开发建设,但因为相关政策因素,部分建设内容无法再实施。随后,该项目拟整体转型为农旅文体休闲项目,并在2022年12月份与其他设计咨询公司合作,试图盘活资产。

但最终,罗山湖项目因多方面原因转型未能成功,且合作方经营及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罗山湖旅游公司则是对其他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1.01亿元。

桂林旅游方面表示,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低效、不良资产的盘活处置力度,对效益欠佳的资产及业务采取盘活、剥离、处置等多种措施,并力争实现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改善公司的基本面及财务结构。

旅游公司亏损持续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净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依旧是旅游板块的基调。7月15日,长白山旅游发布公告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8.00万元至-158.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同时,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35亿元,同比下降约7.48%。

长白山旅游提到,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分别是受极端天气影响,景区关闭、景点关闭天数较2024年同期增加,景区接待人数同比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另外,社保基数提高,险金增加,业务拓展外包和临时用工增加,导致人工成本同比有所增加。

大连圣亚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7.84万元至-1271.90万元,同比将出现亏损。至于亏损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其是报告期内景区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及确认投资损失、按照诉讼判决计提诉讼迟延利息等原因综合所致。

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9000万元至1.40亿元的股份有限公司(002059.SZ)方面认为,传统旅游业务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客单消费出现下降趋势,导致传统旅游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前,多数旅游公司正在以科技为工具应对市场变化。《华夏时报》记者从桂林旅游处获悉,公司将布局低空经济、数字文旅等新兴产业,探索“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模式,拓展新兴业态。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