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停牌!知名药企,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财经 (4) 2025-11-26 23:39:14

(来源:一度医药)

转自:一度医药

又一家老牌药企或被强制退市。

11月25日,(600200)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自11月26日起停牌。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苏州明星公司,走到了退市边缘。

六年造假之路,监管利剑终落下

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江苏吴中长达六年的财务造假真相。

调查显示,江苏吴中至少存在三大违法事实:一是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二是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同时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三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导致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如此系统性的长期造假,在苏州上市公司历史上实属罕见。最终,江苏吴中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公司实际控制人钱群山被罚款150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告显示,据《股票上市规则》,若江苏吴中被上交所作出强制终止上市决定后,自公告日起5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日起复牌,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简称前冠以“退市”),整理期结束后的5个交易日内予以摘牌,终止上市。

并且,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退市整理股票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公司股价存在随时快速下跌的风险。

从市场表现来看,江苏吴中的股价早以清晰的下跌轨迹释放出风险预警,且每一轮跌幅都与监管调查的推进形成精准呼应。

2024年4月,凭借“童颜针”,公司股价触及13.88元/股的近期峰值,但这一高光时刻转瞬即逝,随着基本面隐患与监管信号浮现,股价开启持续下行通道。

2025年2月26日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次日股价即跌停,此后三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超20%,年内跌幅很快扩大至33.37%,3月9日股价跌至6.21元,创2022年5月以来新低。

5月14日实控人钱群山被单独立案、公司披星戴帽为*ST苏吴后,股价再度迎来断崖式下跌,当月就出现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幅偏离值超12%的异动情形。

7月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核心医美产品代理权被撤销等多重利空叠加,股价加速探底,7月31日已跌至1.31元/股,仅一个月内就因四次异常波动触发严重异动警示,最终在8月14日跌破1元面值,彻底暴露市场对其价值的否定,整个过程成为监管调查与市场用脚投票的典型共振样本。

而就在被宣告强制退市前,*ST苏吴出现典型的“末日轮”非理性波动:游资借短线资金优势连拉5板,股价由1.24元飙升至22日盘中最高价1.83元,区间换手率超过150%,与公司基本面严重背离。

然而这场“最后的投机”随着监管利剑落地而戛然而止;11月25日晚间,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红线,股票自26日起停牌。25日收盘价仍报1.24元,总市值8.81亿元。

由于停牌前仍高于1元面值,公司并未实际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退市情形,但已罕见地“理论上兼具面值与重大违法双重退市风险”。

昔日明星医药股彻底“褪色”

资料显示,江苏吴中1994年由苏州市吴中区多家校办企业整合组建。1999年在上交所挂牌,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公司上市至今经历多次主业切换。

上市初期以服装、医药、化工为主,2000年后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化学制药(形成抗病毒/抗感染等产品线);2005年,更是后凭借抗病毒、抗癌等独家化药品种,市值一度位列江苏医药板块第一梯队。

2021年拿下韩国“童颜针”艾塑菲中国独家代理权,并同步布局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PDRN溶液等后续管线,逐渐形成“医药+医美”双主业。但2025年7月代理权被外方单方终止,公司正申请仲裁,医美业务前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江苏吴中的财报表现,也可以看到其兴衰历程——上市初期至2017年,公司凭借“服装+医药+化工”多元布局,营收自10亿元级稳步抬升,2016年录得39亿元峰值,该阶段数据未经后续造假调整,可视为实体经营的真实高点。

2018-2019年进入衰退通道:2018年营收17.02亿元,2019年18.7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86亿元、0.73亿元,医药主业受带量采购冲击、化工板块计提大额减值,经营颓势已为后续造假埋下伏笔。

2020-2023年造假期内,公司借循环贸易虚增营收累计17.72亿元,各年虚增比例16.8%-26.5%,账面收入从2020年的18.72亿元逐步抬升至2023年的22.40亿元,剔除虚增后真实营收仅15.3-18.6亿元,并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且2023年医美收入占比仅0.34%,主业空心化明显。

此后,依赖“童颜针”艾塑菲上市,江苏吴中2024年营收15.99亿元,医美板块贡献3.3亿元(占比21%),医药商业收入同比下降33%,整体经营现金流仍净流出2.75亿元,盈利质量脆弱。

直到2025年,江苏吴中财务“爆雷”后,公司又面临“童颜针”代理权被撤销,一季度营收仅3.17亿元,同比降25.4%;前三季度,营收7.843亿,同比下滑38.85%,归母净亏损扩大至0.87亿元,经营造血能力彻底枯竭。

对比来看,造假仅制造“数字繁荣”:2023年账面营收较2019年增19%,真实营收几乎零增长;2025年营收较2016年巅峰缩水逾70%,印证财务粉饰无法替代基本面,反而加速企业崩塌。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吴中这几年财报造假的背后,是其实控人的混乱。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钱群山自2018年2月起通过杭州复晖实业控股苏州吴中投资控股公司,间接控制江苏吴中17.24%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然而,2018至2023年间,公司年度报告均虚假披露其姐钱群英为实控人,隐瞒钱群山的控制地位。这一信披造假行为与公司后续虚增营收、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密切相关,成为其被强制退市的关键原因之一。

从昔日医药明星药企到如今敲响退市警钟,江苏吴中的命运令人唏嘘。如今,站在退市的边缘,面对重重棘手难题,不知其未来走向将会如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