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通”,展现大湾区万千气象

娱乐 (1) 2025-11-22 10:36:45
原标题:“三联通”,展现大湾区万千气象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圣火在深圳缓缓熄灭。13天的盛会不仅留下一串串被刷新的纪录,一枚枚闪亮的奖牌,一座座焕然一新、充满现代科技元素的场馆设施,更在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中,筑牢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坚实基石。

“硬联通”

多项协同创新的实践

11月8日,十五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在广东、澳门和香港成功举办。这是整个赛会唯一一项跨越粤港澳三地的跨境赛事。7天后,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在深圳湾鸣枪起跑。港澳运动员与内地运动员沿着横跨深圳、香港两地的42.195公里马拉松赛道,通过“无感智慧通关”,实现人员车辆的“零延时”跨境。

为了实现这些联通,粤港澳三地在监管互认、信息互通、口岸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参赛选手可以无感通关,在半天时间里完成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旅程;在整个赛事期间,代表团可通过专用通道“团进团出、即到即走”,持票观众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真正做到人畅其行、事顺其办。

赛道之外,是一套同样跨境的组织体系:依托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可实现丝滑通关;三地交警、医疗、安保力量也如接力般无缝衔接。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介绍,十五运会期间,三地以联合办赛为纽带,在场馆布局、交通衔接、信息系统、食品安全、市场开发、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协同创新实践。成功举办跨境赛事,不仅让通关更“丝滑”,还推动赛事运营、城市服务等全面升级,为区域共享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联通”

为大湾区提供更多借鉴

11月11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全运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决赛中,粤港澳联队凭借融合三地特色的节目编排、高度默契的配合,最终夺得南狮自选项目一等奖,成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了让每一位嘉宾都能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香港组建了历史最大规模的义工团队——1.6万名香港“小海豚”同内地、澳门志愿者共同搭建“流动的桥梁”。港澳青年则借助“百企千人”实习计划深度参与赛事筹备。志愿服务成为粤港澳三地的重要纽带。

王曦向记者透露,接下来,体育总局将和粤港澳三地签署《关于加强体育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的协议》,充分发挥体育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综合价值。这些机制不仅服务于赛事本身,更为未来粤港澳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心联通”

“大湾区一家亲”的生动展现

十五运会带给粤港澳三地更深层次的,是人心的融合。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11月9日的开幕式上,当歌曲《中国人》熟悉的旋律响起,屏幕内外多少人热泪盈眶。

“身份认同的构建,源于共同的经历与情感。”全国政协常委、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澳门站火炬手何超琼说,“本届全运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大湾区人’的感知变得前所未有地真切。”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在比赛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全运会通过体育加强了粤港澳的互通互融,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互通互融。

三地运动员同场竞技、青年志愿者并肩服务、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王曦介绍,本届全运会满是感人景象:龙舟赛场上,首次有粤港澳联队参赛,三地健儿共乘一舟,用默契配合诠释“同舟共济”的大湾区;在男篮颁奖仪式上,广东队主动邀请香港、澳门男篮球员到场地中央,三支队伍一起留下了温馨合影。此外,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成了大湾区新晋的“形象大使”。(记者 王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