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澄迈 邂逅“东坡”

娱乐 (2) 2025-11-21 09:27:53

  “东坡琼州行”国风游园会现场。
  澄迈县委宣传部供图

  国风音乐剧《心安东坡》演出现场。
  澄迈县委宣传部供图

  初冬的海南澄迈,科技与传统、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

  台上,流光溢彩;台下,座无虚席。光影交错中,头戴斗笠、手拄竹杖的AI“坡叔”翩然现身。伴随观众掌声,AI程序员“小灵”与“坡叔”一同穿越到宋朝,与苏东坡相遇,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徐徐展开。

  近日,随着AI概念国风音乐剧《心安东坡》首演,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举办,以“赓续东坡文脉,弘扬东坡文化”为主题,通过音乐剧、美食节、书法展、城市推介等形式,让千年东坡文化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

  科技让IP“活起来”

  900多年前苏东坡途经澄迈时留下的千古绝唱,如今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文化印记之一。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里,身着汉服的大学生周琪左手端着咖啡,右手举着手机拍摄《心安东坡》。“我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东坡先生的故事能这样贴近生活、打动人心。”她将视频分享至家庭群时感叹道。

  《心安东坡》让千年前的东坡先生“穿越”而来,与当代观众温情对话。这部音乐剧的筹备耗时一年,剧本历经32次大改和上百次小改,以苏轼在海南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创新引入AI东坡形象“坡叔”,通过现代人与古人的时空对话,展现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心态。

  “本次创作力求展示东坡先生走入‘人间烟火’。”《心安东坡》总导演赵京生的这句话,道破了创新的理念。

  舞台设计上,倾斜弧面象征苏东坡的跌宕人生,光影流动宛如南海波涛,室外沉浸声技术令近千名观众获得沉浸式听觉体验。20首原创曲目将交响乐与儋州调声融合,其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以说唱形式呈现,成为连接古今的点睛之笔。

  “这部剧既呈现了中华文脉的深厚底蕴,又展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新力量。”海口观众周晓明如是说。

  人间烟火接地气

  在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坡有咖味”苏轼生活节与“文韵澄迈 味蕾东坡”美食节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现场,周晓明带着9岁的儿子兴致勃勃地参与“投个‘苏’壶”游戏,孩子兴奋地喊道:“爸爸,我终于投中了!”欢声笑语中,东坡IP悄然融入寻常生活。

  生活节开设文创市集、国风游园会、视觉盛宴等多个场景,有东坡文创、东坡夜市等,还有投个“苏”壶、福山“丸”咖、渡海“谜”月、转诗墙打卡等东坡主题互动游戏,让游客在玩乐中感受文化魅力。

  美食节汇聚十余种特色美食,东坡肉丸子、东坡白莲鹅、瑞溪牛肉干等香气四溢。福山咖啡、澄迈福橙、豆奶凤梨等特产与东坡IP元素相结合,形成“舌尖上的文化体验”。

  为使文化盛宴惠及更多群众,澄迈县推出“畅游福地 乐享福礼”文旅福利活动,发放覆盖美食、住宿、文旅等多场景的消费券,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近年来,澄迈组织编撰《苏东坡与澄迈》学术专著,打造“东坡讲堂”“东坡书房”等,建设东坡休闲农业产业园,重建通潮阁并配套文化公园等。《渡海帖》1件墨宝、2位关键人物、5首经典诗作、6处历史遗迹,构建起澄迈东坡文化资源体系的框架。

  创新发展开新境

  澄迈县委书记盛勇军提出,要借“轼”聚力,凝聚文化力,借“轼”出海,提升影响力,借“轼”登高,发展生产力,让东坡IP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12月,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正式启动。澄迈作为区域重要经济体和投资高地,正推动通潮阁、里桥、永庆寺等东坡行迹的考古修复与在地化诠释,实现空间形态、多元业态、文化文态、城市生态的深度融合。

  海南省考古研究院及海口、儋州、澄迈等地将通过文旅融合、数字化传播、艺术创作等方式,推动东坡IP持续焕新。本次旅游大会上发布了“东坡剧旅IP”联合推介计划,将《心安东坡》等作品纳入其中,以现代传播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盛勇军表示,澄迈县将以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合力,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澄迈样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