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十五五”规划《建议》的9大增量信息

财经 (3) 2025-10-29 10:06:33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熊园观察  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事件:102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总书记关于《建议》的说明(下称《说明》)。

  核心观点:对比“十四五”规划和四中全会公报,有不少增量信息、有不少新提法,资本市场、财政、货币、“反内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等公报没提的也基本都提到了。我们继续提示:事情正在起变化,大环境依旧是市场的好朋友,尤其是四中全会定调积极、中美谈判应会有利好、美联储大概率连续降息,建议乐观点、乘势而上、调整就是机会。

  1、进一步强调“十五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2、忧患意识较浓,突出“大国博弈激烈复杂”,强调“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

  3、目标方面,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需要保持适当的增速”(我们预计2026年GDP目标可能定5%左右),新提“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4、更为突出“共同富裕、内循环”两大主线,强调形成“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5、更突出“人”,关注新提法: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既要看GDP也要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投资于人”也有具体部署,包括“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等;

  6、产业方面,点名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点名6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新提“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提“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要求“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7、要求“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新提“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存量资源资产底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8、房地产方面,同二十大报告放在民生部分(近年政治局会议等大会均放在“防风险”部分),目标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主抓手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障房、“好房子”建设、城市更新等,延续要求化解地产风险;

  9、财政、金融方面:强调“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增加地方财力,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强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包括五篇大文章,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等。

  风险提示: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报告全文:

  一、对比看,对标“十四五”,两次《建议》的发布时点、任务计划完成时间、篇幅、结构等大体相同;针对2035年远景目标,本次更为突出“十五五”承前启后的定位,突出“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时点上,两次《建议》和《说明》都是大会闭幕后的第5天发布,两次筹备时间分别为7个月、9个月左右(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年3月启动、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2025年1月启动、10月召开)。

  >定位上,两次均设定了未来五年及2035年远景目标,对比看:本次更为突出“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强调“十五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篇幅上,两次《建议》的篇幅大体相当、均为2万字左右;不过,本次《说明》的篇幅不到4800字、上次则为近6000字。

  >结构上,两次大体相同,“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议》共15部分、三大板块、60条,“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共15部分、三大板块、61条;两次《说明》均对7大问题做了重点说明,其中,相同的有5大问题:规划期主要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双循环”、“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本次替换了2大问题:“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十四五”《说明》是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成情况)。

  二、总体看,对比四中会议公报,本次《建议》和《说明》针对“形势判断、主要目标、主要原则、发展理念、12项任务”均有不少增量信息。

  1、形势判断方面,仍凸显了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进一步突出“大国关系影响深刻、大国博弈复杂激烈”,强调“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

  针对公报已有的“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建议》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国际方面突出“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地缘冲突易发多发;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国内方面新增“人口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出新课题”,并强调“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

  2、主要目标方面,定性定量相结合,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需要保持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新提“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10.24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发布会已明确,《建议》主要提出定性目标,具体的定量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将在2026年“十五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对此,《说明》提及了相关定量目标的设定思路,着重强调:针对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我们继续提示:要实现2035年GDP翻一番的远景目标,“十五五”时期仍需偏高的经济增速,预计2026-2027年GDP目标可能定5%左右,2028-2030年可能定4.5-5%左右。

  3、主要原则方面,针对公报的6大原则均有补充,新提“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

  公报提出了6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本次《建议》均逐一做了具体说明,关注新提法,包括“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等。此外,《说明》针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有进一步阐释,主因“未来5年,我国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将明显增多”。《说明》还特别提到在本次《建议的》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了四大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4、发展理念方面,进一步突出了“十五五”的两大主线:共同富裕+内循环

  除《建议》中目标设定和指导思想外,《说明》稿强调“十五五”时期更为突出两大主线:一是“《建议》稿在指导思想中突出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性要求”;二是“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建议》稿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并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有细化部署。

  5、科技和产业政策方面,点名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6大未来产业,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6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突出“自立自强”,新增“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包括:1)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相应提供“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等支持。

  此外,《建议》部署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尤其是“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说明》中也特别提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大家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

  6、“双循环”方面,作为《说明》重点阐释的7大重点问题之一,着重强调做强“内循环”、点名“反内卷”,关注不少新提法。

  《说明》将“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列为需重点阐释的问题之一,其中,做强“内循环”涉及《建议》中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国际循环”则涉及对外开放。重点关注相关的政策主线和新提法:对内方面,重视“投资于人”,包括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新提“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存量资源资产底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对外方面,包括首提“准入又准营”,重视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等。此外,10.24四中全会精神解读还提到:既要看GDP也要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7、房地产方面,同二十大报告在民生领域部署,目标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主抓手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障房、“好房子”建设、城市更新,也延续要求化解房地产风险。

  对比过往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地产多在防风险部分,本次同二十大报告,房地产部署均在民生领域,主要目标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具体手段包括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好房子”建设等,扩内需部分再提“清理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区域政策再提“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国家安全部分再提“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我们继续提示:当前地产仍处下行通道,房地产还是经济增长和收入预期的稳定器,稳地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仍大,应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8、人口方面,突出“一老一小”,支持托育服务、养老服务、银发经济。

  关注“发挥育儿补贴、抵扣等政策的综合作用;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9、政策协同方面,强调“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并突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两大抓手。

  《建议》中单列“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以加强政策协同,并明确“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积极财政政策继续突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增加地方财力,延续推动“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金融强国建设关注“五篇大文章”、资本市场改革。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相关文章:

  [1]“十五五”大方向已定,如何跟踪?2025-10-26

  [2]新目标、新对策—四中全会公报的关键看点2025-10-23

  [3]“十五五”GDP目标:怎么定、定多少?【“十五五”规划系列三】2025-10-21

  [4]重大项目复盘与展望【“十五五”规划系列二】2025-09-16

  [5]读懂“十五五”规划,年内有何看点?【“十五五”规划系列一】2025-07-29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