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山水美景,一路上访古探幽,一路上寻味尝鲜。金秋时节,石家庄市文旅市场延续了暑期的火热。
迎着清爽的山风走进位于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景区,处处可见沿山路盘旋而上的游客。站在山峰上远眺,目光所及,三层叠起的赤壁丹崖绵延数十里。“在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现得淋漓尽致,怎么看都看不够!”从山西来的游客王瑶一边忙着按快门一边说。
临近中午,嶂石岩村村民马晓慧经营的农家院里坐满了游客,土灶上的大锅菜咕嘟嘟冒着热气。“一年四季都有游客上门,国庆假期的房间都订满了!”马晓慧说,这几年来嶂石岩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他家一年下来能有30多万元的收入。
作为太行山深处的文旅大县,赞皇县整合山、水、农、文、旅资源,构建“山地观光+亲水休闲+乡村体验+人文研学”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让生态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在石家庄鹿泉区的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项目,百余种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沙滩水系与叠瀑溪流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游玩山水逛古镇后,还能感受热带风光,这里的旅游体验越来越丰富了!”游客杜倩倩说。
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营销总监陈若欣介绍,该项目占地约400亩,总投资23亿元,其中配有加湿、喷淋、排风循环等智能控温系统,通过空气过滤与植物光合作用,打造出浓郁的南国风情。
鹿泉区整合全区文旅资源,围绕抱犊寨、西部长青、龙泉古镇等知名旅游品牌,做优生态观光、休闲健身、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旅游业态,打造“慢生活、休闲游”旅游格局,释放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今年1月至7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
不只是赞皇县和鹿泉区,近年来,石家庄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围绕一山(太行山)、一水(滹沱河)、两大IP(音乐和体育)、三个品牌(西柏坡、正定古城、赵州桥),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延伸,打造出蟠龙湖·欢乐汇、西部长青“小三亚”、正定“热雪奇迹”等融合多种文旅业态的景点,不断丰富旅游发展新业态与消费体验新场景。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进商圈进商街活动,丰富消费场景;策划地铁延时、公交专线,解决出行难题;推出摇滚大礼包、景区优惠,降低消费门槛,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
夜幕降临,石家庄织音1953文化艺术园区,绚丽灯光点亮老厂房。激情四射的摇滚演出、香气四溢的美食广场、各具特色的时尚店铺,蒸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这里曾经是石家庄棉一、棉二纺织厂的旧址,镌刻着上个世纪的城市工业印记。随着城市更新工作向纵深推进,如今这里已成为集文化传承、艺术体验、潮流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汇聚了美食、运动、演艺等多元文旅业态。
“‘织’代表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及华北纺织工业基地;‘音’紧扣摇滚音乐的现代脉搏;‘1953’是棉纺厂诞生之年,标志着石家庄工业发展的起点。”石家庄旅投集团文体公司园区管理分公司总经理郭雯说,园区在修复老厂区原址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文化、艺术和时尚元素,还引入商业品牌和前沿潮流业态,自今年5月开园以来人气持续火爆,周末和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次以上。
刚刚过去的暑假,石家庄上榜全国学生客流量排名前十城市,年轻客群增速显著,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占河北省总量的23%。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石家庄作为区域重要枢纽和入境旅游口岸的优势也日益凸显,2025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消费额同比增长21%。(记者 王胜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