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长江文化南京论坛上,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正式发布了《长江文化蓝皮书:长江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该报告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市社科联(院)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共建的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编撰,系统阐述了长江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
蓝皮书以《长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与时代进路》开篇,构建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强调长江文化通过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价值引领,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精神动能,推动形成绿色、人文、创新、开放的经济形态。
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曹劲松指出,文化赋能发展的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内生动力,推动文明形态迭代升级。他从主体性、要素性、叙事性和价值性四个维度,提出“四个基本面向”,即精神赋能、生产赋能、传播赋能与治理赋能,构建起“以文化人、以文创生、以文通理、以文共运”的文化能量转化逻辑。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蓝皮书提出“四轮驱动”模式:以绿色经济为底色,体现“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以人文经济为旨归,激活区域文化资源;以创新经济为驱动,深化教产融合与人才支撑;以开放经济为格局,推动文化出海与国际合作。
此外,长江文化还在城乡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全球文明对话与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曹劲松建议,应弘扬长江文化的主体自觉,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积极参与全球文明交流,拓展文明互鉴平台,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研究网络,连续三年发布《长江文化蓝皮书》,成为推动长江文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智库平台。(余伟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