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赏秋、展览、演出场景焕新 双节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娱乐 (2) 2025-10-05 12:01:13

在秋日草原等一场日落,到博物馆“打卡”心仪展览,跟着音乐会、演出奔赴一座城……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出行热情高涨,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热气腾腾的“假日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各地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文化体验等主题丰富特色产品供给,将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以“真金白银”激活消费潜力。

双节假期,不少旅游目的地进入秋景最佳观赏期。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目的地的酒店搜索热度同比增长60%;桂林龙脊梯田、重庆武隆、阿勒泰、喀纳斯、九寨沟、稻城亚丁、黄山宏村、长白山等赏秋目的地受到游客广泛关注;在赏秋热潮的带动下,行摄、露营、旅拍、骑行漫游等特色主题旅游产品热度高涨。

“何为金秋?在这里真是具像化了。”假期期间,王女士从北京自驾一千多公里抵达内蒙古阿尔山,同家人一起赏秋,漫山金色令她大饱眼福,“果然美景还得自己现场看!”

假期期间,文化游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游客“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感受底蕴深厚的灿烂文化。

中国美术馆中,石涛的《江干访友图》、郑板桥的《兰竹图》、黄宾虹的《万松烟霭》、徐悲鸿的《奔马》等名家代表作集中亮相,吸引观众驻足凝视、仔细端详;陕西历史博物馆中,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壁画那边是唐朝》让古老壁画“动”起来,带领观众奔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假期逛甘肃简牍博物馆,感觉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孟女士告诉人民网记者,这次文化之旅收获满满,“通过简牍上流传千年的文字,了解古人的生活点滴,既有趣又涨知识!”

与此同时,演出市场也亮点纷呈、热力十足。在“祖国,我为你歌唱”的恢弘交响里听到时代的磅礴心跳;在青岛炫乐合唱的“人生海海”中感受生活的温暖浪花;在莫扎特笔下诙谐的《费加罗的婚礼》中邂逅欢笑;在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中品味江南水乡的古韵新风……多元业态同台绽放,为假日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如今,游客们走得更快、更远、更自由,旅游目的地也更有烟火气和文化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吸引游客的旅游空间和消费场景越来越多,且更加注重品质化和多元化,希望通过不同维度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THE END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