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去哪儿等平台回应“抢票加速包是噱头”

财经 (2) 2025-09-27 14:41:39

  文 | 《BUG》栏目 徐苑蕾

  “加速包并不能‘加速’,多花钱也得在12306排队。”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买票抢票再引关注。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了对9家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这些平台都声称购买“加速包”、抢票套餐能提高抢票成功率,但实际体验中,均为12306最先出票,“加速包”服务沦为噱头。

  《BUG》栏目发现,在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平台上,“加速包”已经被包装成“全能抢票”“放心抢票”等套餐售卖,价格从48元至60元不等。

  面对质疑,多家平台客服回应。携程客服表示,助力包是平台提供专属的服务器,只能提高抢票速度,无法保证一定可以抢票成功;同程客服和飞猪客服表示,用户购买加速服务后,平台会通过系统帮助用户抢票;去哪儿客服称,加速包能提高概率,但无法预测具体效果。截至发稿,携程、去哪儿、飞猪官方均暂无回应。

  12306官方客服则表示,12306无法提供加速抢票服务,候补订单按照提交顺序配票。此外,12306没有授权给第三方平台,但也无法阻止第三方平台通过注册多个个人账号的方式在12306购票。

  两位律师均告诉《BUG》栏目,若“加速包”名不副实,则涉嫌虚假宣传甚至欺诈,另涉嫌不正当竞争。

  加速包,仅是噱头?

  事实上,这已不是相关部门首次揭穿“加速包”的“神话”。今年春节前,12306方面就明确表示,12306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合作,未向其分配票额,也未进行数据连接。

  铁路12306中心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曾经做过测试,第三方平台加钱和不加钱,最后的效果是一样的,它就是噱头。”她建议称,消费者在无票时应尽快在12306提交候补,系统将按照先到先得的顺序配票。

  这意味着,第三方平台并没有抢票的优先权或者加速购票的特殊渠道,所有购票请求最终都必须进入12306系统排队。

  过往,第三方平台通常设置多个加速等级,如“低速”“快速”“高速”“极速”和“VIP”等,价格随等级提升而上涨。在实际操作中,平台也善于利用多种界面设计技巧引导用户消费。比如部分平台将高亮设置的“极速抢票”等含附加费的按钮置于显眼处,而无额外收费的“普通抢票”按钮则位置次要。

  不过,《BUG》栏目注意到,目前在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平台上,“加速包”服务被包装成“全能抢票”或“放心抢票”套餐进行售卖,价格约48元至60元。根据产品介绍,这些抢票套餐的权益包括专人线下抢票、助力包加速服务以及打车或酒店优惠券等。

  面对“加速包”的质疑,携程客服表示,助力包是平台提供专属的服务器,只能提高抢票速度,无法保证一定可以抢票成功。“助力包可根据用户的加速级别提升网络速度,加快监控余票的速度和频次,从而提升出行解决率。如抢票失败,不收取任何费用。”

  去哪儿客服回应称,加速包能提高抢票的概率,但具体概率如何无法预测。不同加速服务会在用户同时抢购同一车票时有不同的加速效果,但抢票的速度并不能与其他外部平台进行对比。

  同程旅行和飞猪客服均表示,用户购买加速服务后,平台会通过系统帮助用户抢票。同程旅行客服还提到,加速包可以提高成功抢票的概率,但不保证100%抢到票,如果不成功,平台将会全额退款。

  律师:涉嫌不正当竞争

  为什么明知道“加速包”可能无效,仍有大量消费者愿意尝试?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数据显示,超三成受访者对其效果存疑,不过仍会因焦虑心理而购买。

  有消费者表示,“如果不是一开票就候补,谁愿意一上来就出多余的钱买加速包。”还有消费者表示,“买全程票就有,买少一段的就直接候补,开售即候补这才是增加购票人的焦虑,所以才会被这些所谓的加速器诱惑。”

  那么,“加速包”“加价抢票”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对此,北京中银(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斌表示,若第三方平台故意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提供无实质作用的抢票服务并收取费用,则会涉嫌虚假宣传,同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费用。

  韩斌还提到,抢票平台多通过技术手段以增加抢票成功率,会导致普通消费者抢票成功率降低,违背公平原则,扰乱市场秩序,涉嫌不正当竞争。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龙国则认为,作为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公共服务,铁路运输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购票过程对所有人应该是公平的。“加速包”等第三方服务,如果有名无实,打着“加速包”的旗帜,而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则是欺诈行为,轻则扰乱社会秩序,可进行行政处罚,重则构成刑事犯罪,应进行刑事处罚。

  王龙国称,购票“加速包”等第三方服务,如果未进行欺诈或虚假宣传,确实通过技术起到加速的作用,则因未得到铁路运输服务方的授权,也涉嫌非法经营,也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违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