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刘颖颖)9月21日至24日,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第三场活动在河南省西峡县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周大新,鲁迅文学奖得主王跃文、关仁山等著名作家,以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国内知名文学刊物主编、编辑齐聚西峡,共同推动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活动于9月21日晚启动。当晚现场文学氛围浓厚:“文学‘县’场,西峡‘友’约”“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作家和西峡有个约定”等条幅迎风招展;数家文学杂志社展区内,书籍、文创陈列精美;门口和走道排满了文学爱好者,他们几乎人手几本新书,早早打开扉页,等待热爱的作家签名……
王跃文、李佩甫、周大新、关仁山走上舞台与读者见面,畅谈文学创作,分享西峡印象。
王跃文说,来到西峡,感觉回到了老家溆浦,这里的青山绿水就是老家的样子。屈原在他的老家生活创作过,也在西峡生活过,这让他更觉亲切。
李佩甫表达了对西峡这片文学热土的敬意。他表示,乔典运是他的文学老大哥,西峡文脉深厚,他每次来西峡都怀着“朝拜”之心。
周大新动情地回忆起与乔典运的友情,称自己对西峡本就熟悉,但现在感觉面貌一新,期待明天看到更多西峡新变化。
关仁山表示,自己是写农民的,此次来西峡,感受到农民题材创作受到尊重,正是因为乔典运对农民有满腔的热情和爱。
据悉,名家们随后将在西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活动:关仁山在乔典运文学馆做“在故乡叩问苍生”文学公开课;王跃文在西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家山》为例分享“乡土中国与文学‘家山’”的创作体会;李佩甫、周大新等作家前往五里桥镇白庙民俗文化村、丁河镇木寨村,探访西峡文脉,围绕“归乡与文脉”主题与读者亲切交流。活动还创新开展“文学工作坊”,10名名刊编辑与20名基层作家、文学爱好者进行“一对二”指导交流;组织“文学‘医’路行”,作家们走访仲景宛西制药、仲景养生小镇,体验中医药文化;开展“文学育苗行”,作家走进西峡一高附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辅导。整场活动以文学为纽带,将乡土情怀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推动了优质文学资源下沉,激发了基层文学创作的蓬勃活力。
除了西峡的基层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讲座现场还来了不少当地的中学生。有学生在散场后表示,这两场讲座让她受益匪浅,她认识到,无论何种写作都要真实而质朴。比如王跃文笔下的家乡就和她成长的家乡很像,“村里的山、田里的庄稼,那些爷爷奶奶讲的故事,原来这些都可以写成书,而且读起来特别亲切,我才明白,原来文学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它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也有学生说,《家山》这部小说给他很大启发,作家的讲解对他的写作有很大益处,他一定会向各位老师学习,长大后也想成为这样的好作家。
通过举办更丰富的文化活动、送达更优质的文化资源,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更好地发挥了文学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彰显了新时代文学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正如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华栋在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第三站河南西峡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所言,这是中国作家协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举措,致力打通文学抵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县成为文学的现场、传播的热土和创作的摇篮,让文学资源下沉,让县域故事上扬,让基层创作者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