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特工假扮老奶奶装炸弹被当场抓获】2025年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向全球披露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暗杀未遂事件:乌克兰情报机构策划的“男扮老奶奶装炸弹”计划被当场挫败,三名与乌方情报部门关联的俄公民在圣彼得堡被捕。现场画面显示,一名乌克兰特工身着老奶奶服饰,试图将炸弹安装至目标车辆下方时,被俄安全人员当场制服。这一荒诞又危险的行动,不仅暴露了跨境恐怖活动的猖獗,更引发国际社会对“非传统战争手段”的强烈谴责!
根据俄罗斯塔斯社、卫星通讯社及“今日俄罗斯”(RT)等权威媒体披露,此次暗杀目标原为圣彼得堡一家俄罗斯防务公司负责人。乌克兰情报机构通过网络招募了一名男子和两名女子,组成三人行动小组。俄安全局声明指出,两名女性成员负责监视目标动向,并从当地公墓的藏匿点取出简易爆炸装置(IED),随后将其交给实施袭击的男性成员。
最令人震惊的是袭击者的伪装手段——该男子竟身着女装,假扮成老奶奶模样,试图以“弱势群体”形象降低周围警觉性。现场视频显示,他弓着腰、拄拐杖,缓慢靠近目标车辆,正将炸弹放置于车底时,埋伏的俄安全人员一拥而上,将其按倒在地。铁证如山!俄方公布的画面中,炸弹引信、伪装服饰与嫌疑人惊恐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彻底戳破了这场“闹剧式暗杀”的伪装。
“他们以为穿件女装就能骗过所有人,简直是对专业反恐力量的侮辱!”俄安全局官员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事实上,俄方早已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该团伙,从武器藏匿到行动路线均被全程监控。当嫌疑人以为“万无一失”时,等待他们的已是天罗地网。
目前,三名嫌疑人已被以“策划恐怖活动”和“非法持有爆炸物”罪名立案调查。根据俄罗斯《刑法典》第205条(恐怖活动罪)和第222条(非法武器交易罪),若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10至20年有期徒刑;若被认定参与“恐怖组织”或犯有“叛国罪”,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
“这不仅是针对个人的袭击,更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挑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18日的记者会上强调,乌方此类行为已严重违反国际法,俄方将推动国际社会对其制裁。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官方回应,但社交媒体上已有大量网民嘲讽其情报机构“专业水平低下”“沦为国际笑柄”。
事件曝光后,多国政府与国际组织迅速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专家勒科尔指出:“当战争陷入僵局,失败方往往会诉诸极端手段,但这只会加剧平民伤亡与地区动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重申:“冲突各方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生命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俄乌冲突中首次出现“非传统袭击”。2024年,乌克兰曾被曝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居民区;2025年初,俄方也挫败过一起针对能源设施的网络攻击。此次“男扮女装装炸弹”事件,再次将“混合战争”的残酷性推向台前——当战场从前线延伸至后方的每一个角落,平民的安全究竟该由谁守护?
“现代反恐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科技的博弈。”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专家伊万诺夫分析称,乌方试图通过“低成本、高隐蔽性”的袭击制造恐慌,但俄方已构建起“技术+人力”的立体防御网。
“昨天我还在公园看到那个‘老奶奶’,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圣彼得堡市民娜塔莎在接受采访时声音颤抖。她回忆称,案发前几日,一名佝偻着背的老妇人常在目标车辆附近徘徊,当时无人怀疑其身份。“战争为什么要波及我们普通人?那些政客难道不能坐在谈判桌前解决问题吗?”她的质问,道出了无数战区民众的心声。
社交媒体上,一段目击者拍摄的抓捕视频引发热议。画面中,当“老奶奶”被掀开假发、露出男性面容时,围观人群爆发出惊呼与谴责。“这不是战争,是恐怖主义!”“乌克兰情报机构应该感到羞耻!”类似的评论充斥着俄语网络空间,折射出民众对极端行径的零容忍态度。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历史上,情报机构常通过伪装实施袭击:1979年,以色列特工曾假扮维修工刺杀巴勒斯坦领导人;2011年,美国中情局利用假疫苗接种计划追踪本·拉登。然而,将“老奶奶”等弱势群体形象用于暴力行径,仍属罕见。
“这暴露了乌克兰情报机构的道德沦丧。”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卡申指出,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基辅当局可能试图通过“非对称袭击”挽回颜面,但此举只会让和平更加遥不可及。他警告称,若冲突各方不断突破底线,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突破人类认知”的恐怖手段。
从无人机袭击到网络战,从虚假信息到“伪装暗杀”,俄乌冲突已演变为一场“规则破碎的绞肉机”。当乌克兰特工穿上老奶奶的服饰,当俄罗斯防长成为炸弹目标,当平民在公园散步都要提心吊胆——这场冲突早已超越“地缘博弈”的范畴,成为对人类良知的集体拷问。
我们不禁要问:当战争的代价由无数个“娜塔莎”承担,当胜利的定义沦为“比对手更无底线”,这样的“胜利”究竟有何意义?或许,唯有放下武器、重回谈判桌,才能让“老奶奶”们真正安享晚年,让孩子们不再问出“我的孩子做错了什么?”这般令人心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