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王雅洁
期货交易所的电子屏幕上,红色数字不停跳动,一场无声的战役正在碳酸锂期货市场上演。
近三周来,碳酸锂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和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比如多头合约悄然平仓,相当数额的资金正在离开这个曾经被称作“白色石油”的“战场”。
2025年9月16日,生意社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已跌至71,683元/吨,较上周下跌3.07%,环比下跌11.94%,同比下跌8.33%。
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数周的多头大撤离。
一名华东地区大型锂盐企业的期货交易主管李向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我们上周已经将剩余的多头头寸全部平仓。虽然亏损了约15%,但相比继续扛单的风险,我相信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9月10日,国内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最低触及68,600元/吨,逼近跌停板,尽管此后跌幅略有收窄,但仍下跌超过5%。
这一波动背后,直接诱因之一,是市场对旗下枧下窝锂矿即将复产的预期迅速升温。
李向东认为,尽管当前宁德时代暂未公开给出明确的复产时间,但市场大概率将先行计价其复产预期。
多空博弈
李向东对一周前的决策心有余悸。
9月10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碳酸锂期货市场上演多空对决。主力合约LC2511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最低触及6.86万元/吨,逼近7%的跌停板。尽管尾盘跌幅收窄至4.87%,但当日市场整体呈现资金流出趋势。
当天期货市场收盘钟声刚过,李向东终于完成了公司剩余多头头寸的全部平仓操作。
他以广州期货交易所盘后数据为例分析,市场整体空头氛围浓厚,前20席期货公司席位中,空头持仓占比较高,这种极端持仓结构在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较为罕见。
面对最终亏损约15%的代价,李向东依旧认为值得。在他眼里,相比继续扛单的风险,该决定是明智的。
决定背后,是多次博弈。
李向东对经济观察报透露,在8月中旬碳酸锂价格突破9万元/吨时,公司内部曾出现严重分歧。
江西一家锂云母生产企业的期货部负责人身处类似的博弈中。
该负责人表示,企业生产部门希望继续持有多头头寸,理由是“供需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风险管理委员会坚持要逐步减仓,认为“价格已经脱离基本面,存在大幅回调风险”。
多次讨论后,该企业采取了分批平仓碳酸锂的策略,在8万元/吨上方平掉了70%的头寸。
这场撤离并非一帆风顺。该负责人透露,在平仓过程中,该公司遇到了流动性问题:“大单平仓会导致价格快速下跌,我们只能通过算法交易拆分小单,花了三个交易日才完成全部平仓操作,避免了对市场的剧烈冲击。”
福建一家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袁琪表示,该公司在8月底就已经开始减少碳酸锂多头头寸,“我们看到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可能提前复产的消息后,就开始调整仓位。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上述撤离并非个例。
以广州期货交易所公开的数据为例,9月10日,碳酸锂主力合约持仓为340814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526手,日内资金流出3.02亿元。
供需错配
本轮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核心逻辑是供需基本面的转变。
李向东认为,随着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锂矿复产预期升温,此前因矿证问题引发的供应紧缩逻辑被彻底颠覆。
四川一家锂辉石提锂企业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说:“锂矿价格的下跌直接导致碳酸锂生产成本下移。”
这名高管认为,目前外购锂辉石生产碳酸锂的成本已经从年初的8万元/吨降至6.5万元/吨左右,成本支撑的“塌陷”让多头失去了最重要的底气。
与此同时,供应端在持续放量。
据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统计,8月份全国碳酸锂产量达到8.5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港口锂矿库存环比增加,外购锂矿进口价格开始下跌。
需求端既显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还呈现一定的结构性分化。
湖南一家正极材料企业的采购总监张伟表示,传统主力需求领域承压明显,中低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动力电池企业以去库存为主。尽管头部电池厂排产环比有所增长,但实际采购意愿不强。
他现在采取的策略是“维持低库存运行,每天按需采购”。虽然张伟所在的正极材料企业9月份排产环比增长了5%,但不会大规模备货,毕竟价格还在下行通道中。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储能需求成为市场唯一亮点。储能电芯排产占比攀升至38.5%,创历史新高。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消其他领域的需求疲软。
贸易商的态度也日趋谨慎。
华东地区一名锂盐贸易商表示:“现在碳酸锂市场上是询价的多,实际成交的少。大家都担心价格还会继续下跌,采购非常谨慎。”
成本“坍塌”之下,成本差异也在导致市场出现分化。
青海盐湖提锂凭借4万元/吨的现金成本仍保持较高开工率;锂辉石提锂成本5万元/吨,尚有边际利润;而江西锂云母提锂成本高达8万元/吨至12万元/吨,企业陷入深度亏损。
江西一家锂云母提锂企业的生产总监坦言,现在的价格已经远低于其成本线。目前,每生产一吨就亏损一吨,只能先减产观望。他表示,部分云母提锂产能已经被迫退出市场。
从国际链条上看,澳大利亚凯瑟琳锂矿二期扩产工程全面达产,年产能从40万吨跃升至65万吨锂精矿,每年可新增约3万吨碳酸锂的原料供给。这进一步加剧了碳酸锂成本端的下行压力。
撤离之后,寻找新均衡点
多头撤离后,市场正在寻找新的价格均衡点。
从长期来看,碳酸锂价格在7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波动,高成本产能出清支撑价格底部,但需求增速放缓和库存高压压制着上行空间。
铁甲工程机械网提供的期权市场数据显示,市场预期9月碳酸锂价格主要在6.50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运行。看跌期权最大持仓量行权价为6.50万元/吨,看涨期权最大持仓量行权价为8万元/吨。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经营策略。
比如通过整合阿根廷的锂盐湖资产,积极布局上游资源;的4万吨锂盐项目则进入试生产阶段。
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表示认为,现在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只有那些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未来两年将是锂行业整合的关键期。
余烁还认为,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一些品质相对较差的资源可能会面临产能出清,这也意味着拥有自供锂或低成本产品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新技术也在催生新的机会。
锂电回收、直接提锂等创新技术正在获得更多关注。
上述江西锂云母生产企业的技术部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正在研发新一代的提锂技术,希望能够将成本再降低20%。在他看来,尽管碳酸锂价格短期面临调整,但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明朗。
韦伯咨询的碳酸锂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认为,碳酸锂需求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市场终将回归供需平衡。
五矿期货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报告《金属期权策略早报》显示,截至9月15日收盘,碳酸锂主力合约LC2511报收7.27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31%,但较8月高点9.01万元/吨仍下跌19.3%。期权市场上,碳酸锂看跌期权持仓量PCR回升至0.47,显示市场看跌情绪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