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7日,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2025)在武汉市举行,主题为“协同融合创新链产业链 推动聚合智能产业发展”。斑马智行CTO、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司罗在大会上提到,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成就主要都是在Cyberspace实现,他认为,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能够在Physicalspace实现更大、更广阔的人工智能的价值。
他指出,智能汽车会是Physical AI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场景和发展的方向,有机会实现AI原生的技术能力和AI生态整体的展示。这里有很多的挑战,比如说首先要解决高复杂性的问题,如何能够融合多模态的输入,包括语音、视觉、传感器等。
他强调,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是安全性,要做出毫秒级的响应,同时还有很多相应工业界的比如像ASIL-D功能认证的强标等等。此外,智能汽车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着大规模商业化的机会。他提到,斑马智行和行业伙伴一起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累计落地800多万辆车,在真实的广阔的场景中验证了技术能力。
司罗认为,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随着智能驾驶之后能够发展出的具有多样性直接面对用户体验、直接对接互联网AI生态的非常有商业价值的场景。在他看来,从融合角度来看,智能座舱领域应分为五层:
在最底层有芯片和算力层,比如像英伟达、高通等芯片,包括现在不断崛起的国产化芯片;
在这之上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操作系统、虚拟化、安全等,包括阿里巴巴斑马智行,以及华为都做了非常多有价值的工作,为上层软件提供更加安全、有效、高效的系统级服务;
在这之上是大模型的工作,司罗指出,大模型深刻地改变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在智能汽车领域,不只用到通用的大模型,而且需要建设高效的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特别是用于智能车交互领域的大模型,能够实现车内相关的多模态、压缩、量化,能够保证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等;
在这之上,是如何把智能体能够更好地组织起来,完成用户的需求。他举例到,例如需要智能体能够帮助用户做中枢的决策,告诉用户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服务,以及需要调用什么样的智能体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
“通过这些能力,我们希望能够搭载一个更加完整的车载平台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更加完整、完善的通过自然语言就能够直达AI的原生服务,来实现整个交互范式体系的升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