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刘颖颖)9月10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会议旨在回顾抗战题材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就,梳理历史脉络、总结创作经验,探讨新时代抗战题材文学书写的新使命、新路径、新可能,激励广大作家为讲好抗战故事、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表示,8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数众多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深刻记录和反映了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塑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讲述了诸多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长期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今天,伟大抗战精神需要获得新的强调与弘扬,抗战题材文学创作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广大作家要持续深挖抗日战争文学富矿、深刻阐发伟大抗战精神,创作出更多影响大、流传久的抗战题材文学精品力作。
吴义勤表示,希望广大作家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抗战题材文学创作中强化经典意识。持续加强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和研究,全面、客观、深刻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本质、历程、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沉下心来研读历史、走访调研,让创作建立在坚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之上,同时善于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观照当下,赋予抗战题材文学作品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坚守人民立场,树立读者意识,在对人民英雄的深情聚焦中生动抒写民族精神,始终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写出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中国作协也将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组织采风、专题研讨、重点作品扶持、优秀作品推介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广大作家推出更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抗战题材文学作品。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在主持时表示,在传承历史记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方面,文学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广大作家不断深化历史认知,把握时代脉搏,担负职责使命,以更高远的思想视野、更精湛的文学技艺,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抗战题材文学作品。
与会专家认为,抗战题材文学作品承担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宝库。
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现场介绍并发布了作家出版社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图书和选题。据介绍,已出版的11种图书有赵德发的《大海风》、叶梅的《神女》、王尧的《桃花坞》、吴玉辉的《鹰眼》、牛余和的《蘸火记》、房伟的《猎舌师》、余耕的《问鼎1939》、陈廷佑的《陶村兵事》、刘明琪的《金麒麟》、葛宁的《齐鲁青未了》、邢庆杰的《白光》。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