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港股&海外】HIBOR快速攀升对港股有何影响?

财经 (3) 2025-08-25 08:42:43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本文作者:刘晨明/余可骋

  报告摘要

  本次HIBOR回升主要是由于港币供给收缩(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至500亿左右)、需求增大(南向资金流入),HIBOR回升,港美利差收窄,引发套息交易平仓,从而进一步推升HIBOR和港元。

  HIBOR的快速上升,会导致【当日】港股市场下跌,可能是和保证金交易有关。但是,这种下跌并不具备可持续性。(1)历次HIBOR上升20BP,恒生指数当日下跌概率81%,中位数下跌0.8%,均值下跌1.9%;恒生科技指数当日下跌概率71%,中位数下跌0.7%,均值下跌1.1%。下跌幅度的均值远大于中位数,代表尾部较长,数据中存在较大的极端值。(2)HIBOR不管上升多少,一周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的下跌概率几乎都在50%。

  HIBOR对港股的影响,偏间接&短期,主要通过挂钩HIBOR的融资利率,进而影响港股。香港大部分利率会挂钩HIBOR,因此,HIBOR≈SHIBOR&贷款利率(中小企业)&LPR利率&券商融资融券利率等。

  (1)HIBOR快速下降不一定会导致杠杆资金买入港股,例如次贷危机爆发,杠杆资金反过来大幅做空港股。杠杆入市的核心还是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基本面、未来股市的预期,如果基本面导致行情看涨,无论融资成本多少,也会有杠杆资金入市。

  2)同理,HIBOR突然抬升,也不一定会导致港股崩盘,例如2022年11-12月HIBOR继续冲高至5%以上,但随着中国大陆防疫政策的放松,经济预期开始好转,股指在10月末已经见底回升了。例如2004年初-2007年10月,HIBOR从0.15%提升至5.4%,恒生指数也一路创新高甚至突破31000点。

  展望港股后市,趋势上,不建议悲观。支撑行情走势的几个因素仍在:宏观流动性(美元降息预期上修,美元仍在走弱,利好港股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优质的低估以及景气资产,使得南向配置资金需求仍在;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吸引外资流入),政策预期(9月政治局会议)。

  配置上,仍然采用杠铃策略,港股稳定价值类资产(尤其是AH溢价相对较高个股)作为底仓长期配置,港股景气成长类资产空间大、弹性大。此外,随着近期海外降息预期提升,外资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比如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等。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海外通胀风险,国内稳增长政策低预期等。

  报告正文

  一、如何看待港元流动性收缩?对股市有何影响?

  (一)HIBOR本周为何大幅上升?后续怎么看HIBOR?

  结论:本次HIBOR回升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主要是由于港币供给收缩(金管局回收流动性至500亿左右)、需求增大(南向资金流入),HIBOR回升,港美利差收窄,引发套息交易平仓,进一步推升HIBOR和港元。

  1.今年4-5月,由于香港融资火热、企业分红回购、南向和外资流入港股等原因,港元需求非常强劲,但美元相比之下则持续弱势,所以港元触及强方保证7.75。

  2.随后香港金管局出手,5月初在银行间市场4天内注资1294亿港元,释放流动性,HIBOR降低至历史低位。

  3.但是,这就导致港美利差迅速拉大(SOFR-HIBOR),套息交易增加,港币需求减少、汇率走弱,从6月开始港元就触及弱方保证7.85。

  4. 香港金管局在6月以来就持续回收流动性,截至2025年8月23日,共计回升11次流动性。其中,香港金管局在8.14、8.15连续两天回收流动性,导致银行结余降至600亿以下,抵达临界点,HIBOR快速上升,随后在8.18周一,套息交易平仓进一步推升HIBOR。此外,7月底开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也是港元离开弱方保证,推升HIBOR的原因之一。

  短期看,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预防式”降息周期,当前套息交易平仓已经基本结束,香港银行总结余已经降至500亿左右,HIBOR短期不具备大幅向上突破的基础。

  中长期看,IPO发行高峰、南向资金、外资流入可能会增加港元的需求,但是同样地类似于今年5月初,香港金管局可能会释放流动性以应对需求端的激增,预计HIBOR维持常态化。

  (二)HIBOR上升对港股市场有什么影响?

  市场常担心HIBOR的快速上升,会导致港股的下跌,并非毫无道理。从实证分析来看,历次HIBOR上升20BP,恒生指数当日下跌概率81%,中位数下跌0.8%。但是均值下跌1.9%;恒生科技指数当日下跌概率71%,中位数下跌0.7%,但是均值下跌1.1%。下跌幅度的均值远大于中位数,代表尾部较长,数据中存在较大的极端值。换句话说,就是过往HIBOR快速上升,港股当日走势下跌概率很大,并且还存在令投资者印象深刻的几次暴跌。

  但是这种下跌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我们进一步数据检验,HIBOR快速上升,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后一周涨跌幅的关系,可以发现,两者并没有明显相关性,HIBOR不管上升多少,一周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的下跌概率几乎都在50%。

  HIBOR的快速上升,会导致【当日】港股市场下跌,可能是和保证金交易有关(后文会具体分析)。

  市场常见的一个错误的逻辑推导:HIBOR上升→港股流动性收紧→港股下跌。HIBOR上升表示银行间的流动性偏紧,但银行间流动性偏紧,股市的流动性就必然偏紧吗?

  如果银行间流动性紧会导致股市流动性紧的关系成立,那么,SHIBOR从2018年开始持续走低,但是A股为什么没有持续走牛?实际上,银行间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微乎其微。原因在于,银行间流动性再多,资金都没法直接流入股市,银行间流动性主要流向货币和汇率市场,包括购买债券、票据等,从数据结果上看,银行间流动性与创业板指和A股没有直接关系;M2-社融形容的剩余流动性对创业板指的指引意义也不大,因为钱再多,也可能没法流入权益市场。同样的,美股与银行间流动性关系也不大,历史上LIBOR/SOFR和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性不大。

  HIBOR对港股的影响,偏间接&短期,主要通过挂钩HIBOR的融资利率。银行间流动性虽然对股市没有直接影响,但不同于SHIBOR的一点是,在香港只要是涉及利率,都很大概率会是挂钩HIBOR,几乎是大陆各类利率的结合:HIBORSHIBOR & 贷款利率(中小企业) & LPR利率 & 券商融资融券利率等。因此,HIBOR较低时对港股存在间接的影响,一是投资者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融入资金,投入到新股申购等资产配置策略,例如蜜雪冰城IPO富途证券开放最高200倍杠杆;二是保证金交易挂钩HIBOR,例如盈透的融资融券利率为HIBOR+1.5%~2.5%因此,HIBOR对港股影响的逻辑链:HIBOR大幅下降→保证金交易的借贷利率,例如融资利率下降→股市流动性上升→股市短期上涨。(但如果基本面较差,杠杆资金可能会反过来做空港股)

  HIBOR快速下降不一定会导致杠杆资金买入港股,例如200710-2008年初次贷危机爆发,杠杆资金反过来大幅做空港股。杠杆入市的核心还是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基本面、未来股市的预期,如果基本面导致行情看涨,无论融资成本多少,也会有杠杆资金入市。

  同理,HIBOR突然抬升,也不一定会导致港股崩盘,例如202211-12HIBOR继续冲高至5%以上,但随着中国大陆防疫政策的放松,经济预期开始好转,股指在10月末已经见底回升了。例如2004年初-200710月,HIBOR0.15%提升至5.4%,恒生指数也一路创新高甚至突破31000点。

  (三)港股和恒科近期表现一直弱于A股,后续港股走势怎么看?

  港股基本面跟随内地,流动性跟随内地和海外,两者有其一出现大的反转,港股才会出现相对较好的机会。从港股基本面来看,如果没有增量政策作为trigger,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不支持与中国大陆经济强相关的资产大幅向上突破。

  但趋势上,不建议悲观。支撑行情走势的几个因素仍在:宏观流动性(美元降息预期上修,美元仍在走弱,利好港股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优质的低估以及景气资产,使得南向配置资金需求仍在;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吸引外资流入),政策预期(9月政治局会议)。

  配置上,仍然采用杠铃策略,港股稳定价值类资产(尤其是AH溢价相对较高个股)作为底仓长期配置,港股景气成长类资产空间大、弹性大。此外,随着近期海外降息预期提升,外资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比如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等。

  具体分三类资产来看:

  1)【港股经济周期类资产】大幅向上突破概率较小,但随着近期海外降息预期提升,外资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比如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等。从高频数据和政策定调上看,“运动式”供给侧改革出现的概率不大,政府债的高增仍然是以防风险为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不支持与中国大陆经济强相关的资产(例如建材、煤炭等)大幅向上突破,但随着近期海外降息预期提升,外资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比如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等。

  2)【港股稳定价值类资产】底仓长期配置,重点关注AH溢价率相对较高/年初以来涨幅相对较小的高股息个股。一方面,险资利差损压力仍然较大,资金松+资产荒背景下,高股息板块仍然是南向资金的首选,年初以来现险资密集举牌港股公司28次,创下近年新高。另一方面,H股具备显著低估值优势,虽然8月以来A股指数走势好于港股,但是,在AH都有的个股里统计,84%H股涨幅超过对应的个股,AH溢价率突破125%,有望继续下探。

  3)【港股景气成长类资产】弹性大、空间大。一方面,产业周期相继爆发,例如创新药加速出海、AI商业化加速,港股标的更加纯粹,弹性也更大,有望继续吸引南向资金出海配置;另一方面,去年以来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药企业出现赴港上市潮,在没有外汇管制的港股购买更多优质的中国资产, 可能会是未来几年外资一键式配置中国资产的主要方式。

   二、本周全球资金流动

  (一)A/H股市场

  1. AH互联互通方面

  北向资金本周日均成交额增加。本周818日—822北向资金总成交金额为1.67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为4175.32亿元,较上周日均成交金额增加834.19亿元。

  南向资金本周保持净流入。本周(818日—82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179.04亿港元,上周为净流入284.21亿港元。个股层面,南向资金净买入额排名靠前的个股包括阿里巴巴-W(净买入23.64亿港元),美团-W(净买入33.62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36.28亿港元);净卖出额排名靠前的个股包括小鹏汽车-W(净卖出16.93亿港元)华虹半导体(净卖出5.56亿港元),汇量科技(净卖出2.27亿港元)。

  2. 外资流向方面:AH股主动资金流出规模均收敛,被动外资均转流入

  AH股主动资金流出规模均收敛,被动外资均转流入。截至本周三(814日—820日),A股主动外资净流出1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出1.5亿美元规模收敛),被动外资流入5.5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出1.7亿美元逆转);H股主动外资净流出0.01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出0.03亿美元规模收敛,被动外资流入0.15亿美元(相比上周逆转)。

  (二)海外重要市场

  1. 美股资金流向

  美股主被动资金均转流出。截至本周三(814日—820日),美股主动资金流出8.74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入27.09亿美元逆转;被动资金流出15.93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入185.22亿美元逆转。

  2. 其他重要市场资金流向:本周日本市场资金流出增速,发达欧洲市场资金转流出

  本周日本市场资金流出增速,发达欧洲市场资金转流出。其中,日本市场本周流出22.11亿美元,上周为流出7.48亿美元;发达欧洲市场本周流出23.26亿美元,上周为流入7.25亿美元。

  (三)其他大类资产

  本周黄金板块资金流入减少,加密货币板块资金转流出。截至本周三(814日—820日),资金净流入黄金1.37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入26.2亿美元减少。加密货币资产周度资金净流出7.22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入45.3亿美元逆转。

  三、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使得全球通胀再度出现大幅上行压力;海外通胀反复及美国经济韧性使得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节奏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节奏、美债利率下行幅度低于预期);

  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及市场风险偏好下挫等;

  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来分析,可能存在有效性和适用性不足的问题。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8月24日

  分析师:

  刘晨明:SAC 执证号:S0260524020001

  余可骋:SAC 执证号:S0260524030007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