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涨了5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7亿 2025年康师傅总共少卖11亿,价格微调引发市场“蝴蝶效应”!!

热点 (2) 2025-08-15 16:25:17

震惊!涨了5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7亿 2025年康师傅总共少卖11亿,价格微调引发市场“蝴蝶效应”!!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涨了5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7亿

  【涨了5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7亿】8月11日,康师傅控股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饮料行业激起层层涟漪。其中,“涨了5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7亿”这一现象更是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折射出康师傅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也为整个饮料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样本。8月11日,康师傅控股(00322.HK,以下简称“康师傅”)发布公告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期内,该集团实现收入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录得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20.3%;股东应占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对于康师傅公布的这份呈现出"增利不增收"特征的半年度财务成绩单,管理层在8月12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作出详细解读。尽管上半年整体营收未达预期目标,但公司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管理层明确表示,今年将全力实现全年营业额同比持平或小幅转正,并规划在2025-2026年实现可持续的正增长。针对利润结构优化目标,管理层特别强调:"未来1-2年将着力提升利润增速,确保其持续高于营收增速,同时通过产品结构升级维持市场占有率稳定。"

  从业务板块构成来看,康师傅营收结构呈现典型的"双轮驱动"特征。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实现收入134.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饮品业务收入263.59亿元,同比降幅达2.6%,相当于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7.06亿元销售额。值得关注的是,两大核心业务在近五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方便面业务经历前期深度调整后逐步企稳,而饮品业务则受消费习惯变迁影响面临转型阵痛。

  针对饮品板块的业绩波动,管理层在问答环节坦承转型进度未达预期。具体品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仅碳酸饮料及其他创新品类实现收入正增长,传统强势品类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茶饮料受无糖趋势冲击同比下降1.8%,包装水业务因竞品价格战影响下滑3.2%,果汁产品线则因健康消费观念转变减少2.7%营收。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出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度重构,对公司品类布局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其中,营收占比最高的茶饮料实现收入106.70亿元,同比下滑6.3%。据管理层透露,根据市场调研公司AC尼尔森的数据,今年有糖茶的市场略有增长,无糖茶的增速则超过20%。而今年上半年,康师傅在有糖茶品类中是稳固的,无糖茶方面却没有增加很多。相比之下,统一上半年饮品业务实现营收107.8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茶饮料同比增长9.1%至50.68亿元。

  从表面看,康师傅饮品业务营收下滑2.6%,较去年同期少卖7.06亿元,似乎只是简单的销售数据波动。但深入探究会发现,这背后是价格调整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微妙博弈。今年康师傅饮料涨价5毛钱,这一看似微小的价格变动,却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上触发了连锁反应。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消费者对于价格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尤其是对于康师傅这类大众化饮品品牌。5毛钱的涨幅,可能让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转向其他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从而导致销量下滑,最终反映在营收数据上。

  这一现象警示企业,在调整价格策略时必须慎之又慎。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极为关键的因素,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还会对品牌形象、市场份额产生深远影响。企业不能仅仅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出发,盲目提高价格,而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市场竞争态势以及产品自身的价值定位。否则,即使是微小的价格调整,也可能引发市场的“蝴蝶效应”,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食品业务增长成为统一企业中国业绩的一大亮点。在上半年,统一该项业务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8.8%。在方便面业务板块,细分品类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茄皇凭借其独特的番茄风味与精准的市场定位,精准捕捉到了消费者对特色口味方便面的需求,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方便面业务中的一抹亮色。汤达人则依靠高品质的汤料与丰富的食材搭配,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与营养的双重追求,尽管增速为中单个位数,但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康师傅在高端化布局上并非毫无进展。5元以上产品占比达44%,同比提升接近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其产品结构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然而,市场并非一帆风顺。下沉市场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性价比。中价袋面与干脆面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通过“量大实惠”的策略,以更亲民的价格和更大的分量,成功抢占市场份额,给康师傅的高端化战略带来一定冲击。更严峻的是,方便面整体市场正面临着新兴速食的激烈竞争,逐渐被其替代。

  外卖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螺蛳粉以其独特的酸辣口味和丰富的配料,满足了消费者对重口味和多样化食材的需求;自热火锅凭借便捷的食用方式和多样的口味选择,迎合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消费者对方便美食的追求。这些品类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4%,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方便面线上渠道却下滑17.5%,市场表现不容乐观。消费者调研进一步揭示了背后的原因,62%的受访者认为“方便面口感单一,不如现煮速食”,而35%的年轻群体表示“外卖更划算,无需洗碗”,这无疑给方便面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价格策略的失误进一步加剧了康师傅饮品业务的困境。2024年,康师傅对1L装冰红茶提价1元至5元,这一举措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弹。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提价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相比之下,可口可乐通过“1L变888ml”的隐性降价策略,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同时,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成功稳住市场份额。2025年一季度,康师傅饮品批发价同比下调3%,并推出扫码返现活动,试图挽回销量,但终端动销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效果不尽如人意。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康师傅的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低于2%,远低于统一(3.5%)和农夫山泉(4.1%)。较低的研发投入限制了其产品创新的能力。在方便面领域,其2024年推出的“黑白胡椒系列”和“面霸系列”,尽管在口味和包装上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未能复刻“红烧牛肉面”的爆款效应,在市场上反响平平。饮品方面,无糖茶产品口感被消费者吐槽“像中药”,与元气森林通过“0糖0卡0脂”概念和年轻化包装迅速占领心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康师傅在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上的不足。

  渠道变革的迟缓进一步放大了康师傅的劣势。白象食品通过“抖音旗舰店 + 区域定制产品”策略,充分利用抖音平台的流量优势和区域市场的特色需求,2025年上半年抖音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00%,而康师傅旗舰店粉丝数不足其1/5。下沉市场方面,今麦郎通过“蓝标水 +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以高性价比的蓝标水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市场份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占率达32%,超越康师傅的28%。

  原材料成本下降本应缓解压力,但康师傅的毛利率提升更多依赖提价而非效率优化。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毛利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27.8%,饮品毛利率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但这一增长被分销成本吞噬——为应对销量下滑,公司增加了扫码返现、终端陈列补贴等费用,导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康师傅的涨价策略像在走钢丝。”快消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高端化需要品牌溢价支撑,但消费者对其认知仍停留在‘性价比’;降价则可能引发渠道窜货,损害经销商利益。”

  那么,破局之路在于从“规模战”到“价值战”!康师傅已意识到危机,2025年下半年计划推出“高汤面系列”和“非油炸方便面”,试图抢占健康赛道;饮品方面,将加大无糖茶研发投入,并推出“冰红茶+益生菌”功能性饮料。场景创新上,其针对露营市场推出的“自热火锅+方便面”组合装,首月销量突破50万箱。公司正加速布局O2O渠道,与美团、饿了么合作推出“30分钟送达”服务,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例如,针对广东市场推出的“海鲜味方便面+凉茶”组合,上线首周销量即突破10万箱。同时,康师傅削减了10%的低效经销商,将资源向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倾斜。为扭转“老化”形象,康师傅签约周杰伦为全球代言人,并推出“国潮包装”系列,将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元素融入产品设计。2025年二季度,其社交媒体话题量同比增长300%,95后消费者占比提升至28%。

  康师傅的困境并非个例。统一企业中国虽凭借“汤达人”实现饮品业务增长,但方便面营收同比下滑1.3%;日清食品在华营收连续三年下降,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7%。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传统快消品必须完成从“规模驱动”到“价值驱动”的转型。“未来三年,方便面行业将呈现‘K型分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预测,“高端市场(单价>8元)增速将达15%,而低端市场(单价<3元)将萎缩至30%以下。企业需在健康化、场景化、数字化三方面同时发力,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康师傅的11亿营收缺口,既是传统巨头转型的阵痛,也是行业洗牌的信号。当“方便面+火腿肠”的经典组合逐渐被“螺蛳粉+奶茶”取代,当消费者从“吃饱”转向“吃好”,这家陪伴了几代人的企业正站在十字路口。其能否通过产品创新、渠道重构和品牌年轻化重返巅峰,或许将决定整个快消行业的未来走向。正如康师傅CEO在财报会议上所言:“我们不是在和竞争对手赛跑,而是在和时间赛跑——跑赢消费趋势的变化,跑赢消费者需求的迭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