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遇冷 集体“降度” 集体“降度”能否激活年轻市场?

热点 (3) 2025-08-06 19:32:03

白酒遇冷 集体“降度” 集体“降度”能否激活年轻市场?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白酒遇冷 集体“降度”

  【白酒遇冷 集体“降度”】近日,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降度革命”。五粮液计划推出29度“一见倾心”,泸州老窖28度国窖1573进入测试阶段,洋河股份宣布将上市10度果酒潮饮——头部酒企集体将酒精度下探至个位数,试图在行业寒冬中开辟新赛道。这场转型背后,是白酒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消费场景萎缩,以及年轻一代对高度酒的疏离。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8%,销售收入增速放缓至5.3%,远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更严峻的是,行业库存持续攀升:20家上市白酒企业存货总额达1683.89亿元,同比增加192.9亿元,其中13家企业库存集体增长。经销商层面,超四成面临现金流压力,价格倒挂现象普遍,部分产品批发价跌破出厂价。消费场景的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商务宴请因政策收紧大幅减少,婚庆、寿宴等传统场景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持续萎缩,而家庭独酌和休闲社交成为主要消费场景。某头部酒企内部文件显示,其高端产品开瓶率同比下降37%,而300元以下价格带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62%。在行业寒冬中,年轻消费者成为酒企争夺的“救命稻草”。里斯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但白酒仅占34%的份额。年轻人更偏好低酒精、易入口的产品,低度酒的动销频率比高度酒高出40%。头部酒企的转型动作印证了这一趋势:五粮液:推出29度新品,采用“定向蒸馏”技术解决降度后风味流失问题,并在成都、上海开设体验店,通过“日咖夜酒”模式吸引年轻群体。泸州老窖:28度国窖1573已进入市场测试,同时开发16度、6度产品,借鉴威士忌陈酿工艺弥补低度酒风味短板。洋河股份:计划推出10度果酒潮饮,结合气泡酒工艺和国潮包装,瞄准“Z世代”社交场景。

  区域酒企也在加速跟进。天佑德酒推出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四特酒在江西市场试点25度清香型产品,甚至酱香型酒企贵州茅台也推出6%vol蓝莓气泡酒,试图打破品类边界。

  尽管低度酒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5%,但酒企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技术层面,降度会打破酒体酸酯平衡,导致口感寡淡。泸州老窖研发团队透露,28度国窖1573需经过12轮风味调试,才能接近高度酒的醇厚度。此外,低度酒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浑浊,某酒企实验显示,42度白酒在零下5℃静置24小时后浑浊度增加37%,而45度以上产品仅增加8%。

  市场风险同样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茅台、五粮液曾推出低度产品,但因风味失衡最终减产停产。当前,低度酒赛道已挤满RIO、贝瑞甜心等新锐品牌,以及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跨界巨头。RIO母公司百润股份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库存激增45%,被迫转攻威士忌业务,暴露出低度酒市场的残酷竞争。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盈利模式。低度酒单价普遍低于高度酒,而陈酿工艺和包装成本更高,导致毛利率压缩。某头部酒企财务数据显示,其38度产品毛利率比52度产品低12个百分点。这解释了为何多数酒企仅将低度酒作为补充品类,而非核心战略产品。

  面对挑战,酒企开始探索差异化路径:场景创新:汾酒打造“日咖夜酒”快闪店,泸州老窖首创冰JOYS快闪店,推广以国窖1573为基酒的中式鸡尾酒,将白酒融入休闲社交场景。文化赋能:五粮液在体验店中设置非遗酿酒工艺展示区,通过文化认同吸引年轻消费者。技术突破:洋河股份采用“微分子技术”降低酒精刺激感,同时保留花香和果香,试图重新定义低度酒风味标准。

  中国酒业协会指出:“低度化不是简单替代高度酒,而是通过风味重构、场景创新和情感连接,开辟新的消费增量市场。”这要求酒企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真正理解年轻人的饮酒需求。

  白酒行业的“降度革命”,本质上是传统产业在消费代际更替中的自我革新。当高度酒的社交属性逐渐弱化,低度酒的休闲属性成为新增长点,酒企必须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

  这场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技术能否突破风味与稳定性的双重挑战;市场能否培育出稳定的年轻消费群体;企业能否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间找到平衡点。正如泸州老窖总经理林锋所言:“低度酒不是跟风炒作,而是对健康化、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回应。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变革中赢得未来。”在这场关乎行业命运的转型中,白酒企业需要的不仅是降度的勇气,更是重构消费逻辑的智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