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表态:精简套餐 资费透明 资费透明化重塑通信消费新生态!

热点 (4) 2025-07-22 15:43:45

三大运营商表态:精简套餐 资费透明 资费透明化重塑通信消费新生态! (https://www.astrots.cn/) 热点 第1张

三大运营商表态:精简套餐 资费透明

  【三大运营商表态:精简套餐 资费透明】近日,北京移动大厦内,中国移动发布“透明消费十项承诺”,宣布全面精简套餐种类、规范资费公示、强化用户知情权。同一时间,上海、广州两地分别举行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与中国电信服务升级发布会,三大运营商同步推进“精简套餐、资费透明”专项行动。这场覆盖18.07亿移动电话用户的行业变革,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正式告别“套餐迷宫”时代,进入透明消费新阶段。截至2025年5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8.07亿户,但用户规模扩张的背后,是长期存在的行业乱象。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电信服务投诉中,63%集中于“套餐复杂难懂”“资费不透明”“退订受阻”三大问题。典型案例包括:隐形扣费:某运营商“畅享流量套餐”未明示限速阈值,用户月均流量使用超50GB后被强制降速至3G水平,实际体验与宣传严重不符;退订壁垒:某用户申请取消“视频彩铃增值服务”时,被要求携带身份证原件前往30公里外的指定营业厅办理;新老不公:同一运营商的5G套餐中,新用户可享100GB流量,而老用户仅获30GB,资费标准却完全相同。这些乱象直接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同比下降4.2%,用户流失率攀升至12%。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王振宇指出:“通信服务是民生刚需,但复杂的套餐体系和模糊的资费标准,正在透支消费者对行业的信心。”中国移动推出的“透明消费十项承诺”包含三大核心:办理透明化:所有业务订购需经用户二次确认,办理成功后10分钟内发送告知短信;变更高效化:无合约限制的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2024年已累计处理变更申请1.2亿次;屏蔽自主化:用户可通过APP一键屏蔽境外来电和垃圾短信,2025年上半年已拦截骚扰电话47亿次。

  “我们拆解了237个用户服务触点,优化了46项流程。”中国移动服务部总经理李明透露,仅“流量使用提醒”一项,就使超额收费投诉下降68%。例如,用户流量使用达套餐80%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短信;超量后按阶梯计价,避免“天价流量费”。

  中国联通采取“加减法”策略:减法:累计下架1200余款低效套餐,在售套餐数量较2024年初减少52%,重点保留“5G畅享”“银龄卡”等标准化产品;加法:资费公示新增“费用计算器”功能,用户输入月均流量、通话时长后,系统自动推荐最优套餐。测试数据显示,该功能使用户决策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90秒。

  此外,中国联通针对骚扰电话和不知情定制问题推出专项治理。通过研发异常号码监测模型,2025年上半年拦截高危来电1.2亿次;业务协议关键要素加黑加粗显示,避免用户忽略重要条款。

  中国电信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管控体系:事前预防:所有在售套餐需通过“资费合规性检测系统”审核,自动识别模糊表述、隐藏条款;事中监控:对营销话术实施AI语音质检,违规话术识别准确率达99.7%;事后追溯:保存用户业务办理记录24个月,支持一键调取历史协议。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不知情定制投诉量同比下降74%,用户满意度提升至89.6分(满分100分)。例如,其“孝心卡”针对老年群体,将语音时长增加300%,流量减少80%,资费直降40%。

  工信部推出的“明白办、放心用”行动,为行业变革提供制度保障:公示专区:要求运营商在官网、APP设立“资费公示专区”,所有套餐明码标价,未公示套餐禁止销售;营销禁令:严禁使用“0元购”“首月1元”等模糊表述,代理商线上营销需明示电子标识牌;流量自主:用户可自定义流量封顶阈值,避免“天价流量费”。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该省通过“资费评议会”收集用户意见,推动运营商精简套餐5600余个,压降率超40%。评议代表、省消保委秘书长陆惜春评价:“这是监管部门、企业、用户三方共建的治理新模式。”

  “现在选套餐就像超市购物,价格、内容一目了然。”南京用户王女士展示手机屏幕,中国移动APP的“套餐对比”功能将三款5G套餐的流量、通话、权益逐项列出,并标注“推荐指数”。“以前要打三四个客服电话才能搞明白,现在3分钟就能做决定。”

  资费透明化直接降低用户消费成本。中国信通院测算,套餐精简后,用户平均资费下降18%,超额收费投诉减少65%。例如,中国联通的“费用计算器”帮助用户精准匹配需求,避免为冗余服务付费。

  “当套餐同质化时,服务就是差异化武器。”中国电信市场部总经理张伟指出,精简套餐后,运营商将更多资源投入网络质量提升和服务创新。例如,中国移动在5G网络覆盖上投入超2000亿元,2025年5G用户占比突破65%;中国联通推出“联通云盘”等增值服务,用户ARPU值提升9%。

  三大运营商的变革推动行业生态优化。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投诉总量同比下降41%,用户携号转网净迁入率提升至12%(2024年同期为3%)。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谢存表示:“透明消费不是终点,而是构建新型行业生态的起点。未来将推动运营商在适老化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深化改革。”

  尽管三大运营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挑战依然存在。例如,部分代理商仍存在“诱导升级”“模糊资费”等行为;5G套餐与千兆宽带的融合计价模式尚需完善。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建立“资费透明度评级”制度,定期公布运营商服务评分;推广“消费预警”功能,当用户套餐使用接近阈值时自动提醒;加强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管,杜绝“二道贩子”扰乱市场。正如王振宇所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三大运营商的变革证明,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才能赢得市场尊重。”在这场透明消费的革命中,18亿用户正见证一个更公平、更清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