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递表前分红7000万:人均消费持续下滑,高端定位或挑战重重

财经 (2) 2025-07-11 08:57:44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

  作为中国品质火锅市场的头部品牌,巴奴以“毛肚+菌汤”为核心产品,2024年占据3.1%的市场份额,直营门店数量达145家,覆盖全国39个城市。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巴奴营收从14.33亿元增长至23.07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23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人均消费由上年同期148元下滑至138元。

  1

  市占率3.1%,今年分红7000万

  招股书介绍,巴奴是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以“毛肚+菌汤”为招牌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的最大火锅品牌,于2024年占据了3.1%的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

  2022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巴奴实现营收分别为14.33亿、21.12亿、23.07亿、7.09亿;期内利润分别为-519万、1.02亿、1.23亿、5516.2万。

  于往绩记录期间,巴奴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公司位于中国餐厅的运营相关服务,小部分收入来自销售调味品及食材以及其他。

  报告期内,巴奴的餐厅运营相关服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3.97亿、20.45亿、22.54亿、6.96亿,营收占比分别为97.5%、96.8%、97.7%、98.2%;调味品及食材销售营收占比分别为2.2%、2.8%、2.0%、1.6%。

  报告期各期末,巴奴的餐厅数量分别为86家、111家、144家、144家;期内开设餐厅数量分别为11家、25家、35家、3家;期内关闭餐厅数量分别为8家、0家、2家、3家。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按城市等级划分,除在一线城市开设的31家门店外,巴奴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共设有114家门店,截至同日占餐厅总数的78.6%。此外,巴奴共运营145家直营店,直营门店网络覆盖全国39个城市,其中,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除河南外的全国市场拥有92家门店。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指出,二线市场肯定对价格更为敏感,但好在经营利润率会高一些,店租人工都会比一线市场有优势,所以需要在选址和客流方面取得平衡,不能盲目扩张。

  此次招股书披露,巴奴计划于2026年至2028年在中国分别开设约52家、61家及64家新餐厅。

  同时,招股书披露,本次公司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从而扩大地域覆盖并深化市场渗透;提升业务管理和餐厅运营的数字化水平;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包括中央厨房及卫星仓的建设及扩建;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股权结构方面,杜中兵及韩艳丽(互为配偶)通过(1)D&H (BVI) LTD控制本公司已发行股本之75.26%;及(2)BANU UNITED LTD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之8.11%,可行使公司合共约83.38%的投票权。

  于2025年1月,公司向股东宣派股息7000万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等股息已全额派付,杜中兵夫妇分得超过5000万元。

  2

  一季度人均消费下滑至138元

  报告期各期,巴奴的服务顾客总量分别为984.7万、1432.8万、1682.7万、541.3万。

  2022年-2024年,巴奴的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47元、150元、142元;其中,一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83元、179元、165元;二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50元、150元、141元;三线及以下城市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26元、128元、123元。

  2025年一季度,巴奴顾客人均消费达138元,上年同期该数额为148元;其中,一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较上年同期176元下滑至159元,二线城市从148元下滑至138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从128元下滑至119元。

  整体而言,顾客人均消费整体出现一定下滑。

  林岳指出,巴奴客单价持续下滑,说明高端品质火锅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天花板比较明显,人均120元以上的品质火锅仅占火锅市场1.16%(约71亿元规模),虽然巴奴占据了头把交椅,但是增量市场有限。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为6413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6689亿元,增速将从2021年的18.09%降为2025年的4.3%。

  据该报告,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选择火锅店时考虑因素中,特色菜品以35.34%的占比成为消费者选择火锅店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是价格优惠和品牌口碑,分别占比32.93%和32.71%。

  六月中旬,高端品质火锅头部品牌在部分门店推出工作餐业务,如西安开元店推出20元/位的工作日自助午餐,包含热菜、凉菜、水果、饮料等多种餐食。同时,据财报披露,2024年,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达97.5元,上年同期为99.1元。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巴奴是否要跟随海底捞向平价调整,得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若巴奴跟风平价化,会面临诸多问题。从品牌定位看,巴奴一直主打高品质,消费者对其有较高品质期待,若大幅降价,易让消费者觉得品质下滑,损害品牌形象。在成本方面,高品质食材成本高,降价压缩利润空间,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和服务质量。而且,市场上已有众多平价火锅品牌,竞争激烈,巴奴若贸然进入,未必能占优势。不过,巴奴可以通过结构性调价(如优化产品组合、提升运营效率)而非单纯降价,同时强化品质感知,以在平价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今年2月25日,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直播中表示,“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大众热议。

  2月27日,杜中兵通过其抖音回应称言论被断章取义,本意是建议经济条件有限的消费者理性消费。3月3日,他再次发布视频,承认自己的言论存在“爹味说教”,并表示将调整沟通方式,与年轻人共同成长。

  早在2023年,巴奴曾因“18元5片土豆”事件被指价格虚高。事后,巴奴解释称,由于管理失误导致顾客产生误解,5片土豆实际售价应为9元。彼时,杜中兵回应称,指出巴奴的“富硒土豆”包含产品本身、环境、服务以及全供应链价值,所以暂时不考虑降价。

  3

  一线城市市场环境剧烈变化

  此次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4年,公司的翻台率整体分别为3.0次/天、3.1次/天、3.2次/天;一线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3.9/天、3.6/天、3.6/天;二线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2.9次/天、3.0次/天、3.1次/天;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2.8次/天、3.0次/天、3.1次/天。

  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翻台率为3.7次/天,上年同期为3.0次/天;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4.1/天、3.6次/天、3.7次/天,上年同期分别为3.2次/天、2.9次/天、3.1次/天。一线城市翻台率最高,但2022-2024年呈下降趋势,2025年一季度小幅回升。

  林岳指出,锅本质是市井餐饮,海底捞降价后翻台率升至4.1次,说明平价流量模型更适应当下市场。巴奴面临的问题,是大环境、品牌信任危机与主动策略调整的综合结果。高端火锅的溢价空间正被压缩,但巴奴通过降价换取翻台率提升,算是暂时稳住了基本面。

  此外,2022年-2024年,巴奴每家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整体分别为387人、398人、372人;一线城市分别为426人、389人、351人;二线城市分别为399人、409人、388人;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为354人、384人、357人。整体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态势。

  一季度该态势出现好转。2025年一季度,公司每家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整体达420人,上年同期为378人;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每家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分别为393人、429人、422人。

  2022年-2024年,公司的餐厅平均每日销售额整体分别为56903元、59766元、52667元;其中一线城市77853元、69863元、57998元;二线城市59731元、61356元、54665元;三线及以下城市44695元、49234元、43813元。

  2025年一季度,餐厅平均每日销售额整体达57688元,上年同期为56122元;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餐厅平均每日销售额分别为62364元、59041元、50273元。

  日均销售额方面,一线城市销售额大幅下滑,2025年一季度虽回升至62364元,但仍未恢复至2022年水平。

  林岳指出,一线市场肯定会面临“高端定位”与“消费降级”的不可调和性,客单价下滑也影响利润率,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中需要找到突破口,比如引入高端食材、跨界营销、发展中低端子品牌等,才能有机会迎来业绩增长。(港湾财经出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