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一展一时代

娱乐 (4) 2025-11-02 09:38:28

  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10月18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启幕。在这场汇聚广东百年美术精品的艺术盛会上,3米高、16米长的巨幅中国画《大美天山》(局部见图)是其中“最年轻”的作品,画面上岭南温润笔墨勾勒出的边疆风光与雄浑气象,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从这幅当代画卷出发,透过800余件(套)传世珍品的光影,广东美术百年间“在对话中开拓,在传承中创新”的精神脉络愈发清晰。

  “一画”尽览天地大美。《大美天山》的创作始于今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启动的文化润疆行“天山长卷”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作品由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组成主创团队,联合粤新两地多位艺术家共同执笔,历经10余次易稿,耗时3个多月,最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之际钤印收官。画面熔天山博格达峰、兰新高铁、果子沟大桥、原始云杉林等标志性景象于一炉,并生动捕捉牧民驰骋与游客露营的祥和生机,共同构成一幅壮美与发展并存、传统与现代共荣的新时代新疆图景,彰显民族团结、生态和谐、生活幸福的崭新气象。这幅集体创作的最新成果,不仅是粤新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也体现了新时代广东的艺术家们坚持深入生活,广纳艺术资源,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开拓创新的艺术追求。

  “一展”可观百年叙事。如果说《大美天山》是当代广东美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鲜活切片,那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则以宏大的叙事,勾勒出百年广东美术的发展轨迹。本次展览汇聚超过350位近现代至当代岭南名家的逾800件(套)代表作品,通过七大主题板块与三大特别专题,系统呈现了广东美术在文化交流中互鉴共融、推动中国美术发展与革新的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百年美术进程中粤沪两地的艺术互动格外耀眼。近代以来,广东艺术家奔赴上海,通过投身美术教育、举办作品展览、创办专业刊物,把“岭南风”吹成“海派潮”,同时他们也借上海这一现代大都市、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让岭南美术突破地域界限,获得了更广泛的全国影响力。时至今日,两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依旧紧密,这种双向滋养的艺术“双城记”,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脉络里。正因如此,本次大展落地上海,既是一场广东美术的溯“缘”之旅,也是粤沪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响。

  “一时代”赓续革新精神。若将视野拉远,纵观“一时代”的广东艺术脉络,广东美术的百年演进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回应时代需求的对话中不断开拓新境界。这份与时代同行的革新精神,在百年传承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近代岭南画派掀起的美术革命,到抗战时期担负家国大义的美术创作,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聚焦现实的艺术表达,而后是改革开放后锐意进取的风格蜕变,直至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多元探索。广东美术的每一次创新,既深深扎根传统土壤汲取养分,又敏锐回应时代需求寻求突破,让革新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焕发活力。

  从“一画”的创作实践,到“一展”的百年叙事,再到“一时代”的精神传承,广东美术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在对话中生长,印证了一个永恒的艺术真理:创新从来不是与传统的割裂,而如大江奔流,既要有源头活水,又须汇聚百川。正如岭南画派所倡导的“折衷中外,融汇古今”,其中的“折衷”绝非简单拼凑,而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东地处中外交流前沿,其美术天生便具备开放的胸襟与对话的勇气。正是这种精神,让广东美术在百年风云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让“其命惟新”的初心在新时代始终绽放璀璨的光芒。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