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斌解析中国AI破局关键:优势凸显 但需突破五大瓶颈

财经 (1) 2025-10-24 17:29:51

  10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钱斌参加“中国AI的破局时刻”圆桌讨论。

  钱斌表示,中国的AI正处于一个破局时刻,所以一定存在相应的优势一面。当然,能不能更好更稳健地发展,需要对一些瓶颈作出突破作出解决

  在钱斌看来,中国AI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层面。政策布局上,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进行系统性的布局;数据与技术方面,2024年中国数据总量达41ZB,占全球26%,AI训练数据同比增长41%,算力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相关专利占全球60%,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更领跑全球下载量,国家级AI“专精特新”企业达400余家。市场生态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生成式AI用户超5亿,支撑了中国人工智能在高质量发展。

  钱斌直言,在优势背后五大瓶颈亟待破解。

  第一,算力资源还不充分。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任然需要加大投入。同时,算力资源还存在“小高炉”现象。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希望搞私有云,但不经济,也不可持续,如何保持算力资源的稳定、可靠供给、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亟待解决的工程化难题,要推动共建共享。

  第二,数据资源还不够充分。金融行业有高质量的数据,但主要是支付、交易型数据,在推动国家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落地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源,需要行业数据、产业数据、税务数据、海关数据等等,数据多样性、丰富性依然任重道远。还有一个问题,国家正在推动数据三权分立(持有权、经营权、加工权分立),但这个领域,目前没有真正的突破。

  第三,模型发展仍存在技术挑战。国内在大模型上迭代比较快,数量也比较多,但当前还是在“百模大战”,没有真正收敛,而且国内很多大模型,从底层看有些是基于国外的同一个产品,所以同质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高。同时,AI基础设施的技术栈选择,一定是大小模型协同+专家规则的有机结合,这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的完全落地。

  第四,政策法规的适配性仍需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需要生产关系的适配性调整,需要政策、制度、流程、考核和资源分配机制的协同推动。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生态,一个系统,所以如果生产关系不做调整,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要防止19世纪英国《红旗法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演。

  五是数字素养仍需提升。当前,人工智能的推广迫切需要两类人才。第一是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既了解业务运作的基本逻辑和关键风险点,又能通过技术打开思维的边界,捅破想象的空间。第二是工程化的实施人才,这方面中国目前还比较缺乏。

  钱斌表示,这五个环节如果能得到真正的突破,相信中国的人工智能会有大发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