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圆桌论坛聚焦全球高公共债务难题 多国专家共商应对之策

财经 (2) 2025-10-24 15:29:20

  10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主任Johannes WIEGAND,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Robert RUBIN,欧洲大学研究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学术主任、希腊原财政部长George PACONSTANTINOU,布鲁盖尔研究所非常驻研究员、欧盟委员会经济与金融总司宏观经济政策原主任Lucio PENCH共同参与“高公共债务的应对之策”的圆桌讨论。

  主持人Johannes WIEGAND指出,《经济学人》杂志近期以“即将到来的债务危机”为标题,警示全球债务风险。IMF密切监测发现,近年来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的国家比例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紧张、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发展等趋势,不断推高公共部门支出需求。他强调,当前全球财政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支出压力兼具长期性与复杂性,如何在应对挑战的同时维持公共债务可持续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Robert RUBIN回顾了其任职期间的债务治理成果。当时美国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占GDP比重从近50%降至33%,且经济实现年均4%的强劲增长。他将此归因于三大关键举措:

  一是,实施强有力的赤字削减计划,并在克林顿政府任期后期通过平衡预算协议,为财政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二是,加大公共投资、推动开放贸易,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三是,依托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快速吸纳互联网等新技术,助力经济转型。

  他同时指出,当前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已升至100%,解决财政问题需增加税收。他以1993年增税政策为例,反驳“增税损害经济增长”的观点,强调当时政策反而促成了美国近50年最佳经济周期之一。

  George PACONSTANTINOU以希腊债务危机为案例,分享了“3+1”条核心教训。2009-2014年希腊经济陷入困境,GDP降幅达25%,堪比美国大萧条,且复苏耗时10年,社会经济成本惨重。

  在他看来,国际体系稳健性取决于“最薄弱环节”。希腊作为仅1000万人口的国家,却在危机中成为全球焦点,凸显系统内各经济体的关联性;长期财政失范终将引发危机。希腊多年债务占GDP比重维持在100%,全球金融危机后骤升至230%,根源在于财政管理不善、数据不透明、税收征管乏力;债务可持续性受市场预期影响显著。即便经济指标合理,市场过度反应仍可能引发债务风险;

  他表示,危机应对需“善始善终”。希腊及欧元区在危机中仓促修复制度漏洞,但银行联盟完善、共同安全资产构建等关键领域仍存短板,未来仍有风险。

  Lucio PENCH详解了欧盟财政框架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欧元区作为货币联盟,需通过财政规则协调成员国政策,平衡“规则清晰度”与“经济适应性”:

  早期欧盟财政规则以“简洁”为核心,如3%赤字率标准,但难以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后续规则逐步向“适应性”调整,更关注债务可持续性,但复杂性上升;从数据看,过去10-15年欧元区在限制债务增长方面表现优于预期,但成员国差异显著,德国债务水平较低,意大利、法国等仍呈上升趋势。

  他强调,财政规则并非“无用”,IMF研究显示其对债务治理有独立正向作用。未来需强化中期预算框架、提升统计透明度,并发挥财政委员会的“独立评估”功能,避免其成为“对抗性执行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