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人工智能为银行业带来新机遇与较大边际变化

财经 (2) 2025-10-23 16:23:42

  10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参与“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的圆桌讨论。

  讨论伊始,主持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抛出核心问题:人工智能对金融体系或金融行业而言,是边际性的技术工具进步,还是能全方位重塑行业业态的根本性变革?周小川给出了明确判断:AI 是金融领域在信息处理、IT 和自动化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边际变化,且是一个 “很大的边际变化”。

  他回顾,25 年前他曾提出 “银行业正在从传统银行转变为数据处理行业” 的观点。“当时很多银行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自己是银行家,IT只是一个部门,只需雇几个IT人员成立科技部来处理数据即可。”周小川表示,实际上银行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银行的支付、定价、风险计量、市场营销等主要业务,均高度依赖数据处理。

  周小川认为,在人与机器关系方面,过去六七十年间发生了巨大转变,从过去人主导、机器辅助,演变为人主要作为机器与客户之间的界面。伴随AI的兴起,过去银行系统、金融系统积累了,这些数据可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使传统模型转向智能推理模型。

  在周小川看来,银行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人工智能前几年兴起时,大家非常关注生成式模型,后来重视多模态处理;而银行相对简单,较少使用多模态或生成式技术,主要依赖大数据分析和推理模型,因此有其自身特点。

  这一变化还带来连锁反应。一方面,银行未来结构会进一步向这个方向发展,从业人员规模会显著受到影响和减少;另一方面,客户行为也在改变,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人习惯与机器打交道,而非依赖人工介入。

  此外,AI 在金融监管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以反洗钱、反恐融资系统为例,利用已破获案件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能让模型不断提升,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目前这方面已取得不小进展。

  周小川强调,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可能不同。在金融系统,特别是在银行系统,它建立在过去几十年信息化、IT化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并可能带来比较大的边际变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