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主办的《雪落长河静无声》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评论家围绕《雪落长河静无声》一书的思想内涵、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展开深入交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谈到,书中主人公于海洋是一位兼具文化底蕴与实干精神的民营企业家,其成长历程深刻体现了东北大地的人文底蕴与伟大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分享环节,本书作者、《辽宁工人报》原副总编辑康锦达回顾了本书的创作历程。在他看来,于海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而是一个始终心怀家国、扎根大地的“普通人”。康锦达坦言,写作过程中最打动他的,是于海洋在人生低谷时依然不改初心,始终坚守“造福社会、造福百姓”的使命。这种坚韧与热忱,不仅属于个体,更映照出中国民营经济的深层价值——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社会温情、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徐光荣表示,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主人公于海洋爱国利民、坚守信仰的动人事迹,成功塑造了一位赓续红色精神、独具担当风范的民营企业家形象,其创作历程本身也体现了作者为人民书写、为时代立传的深厚责任感。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梁鸿鹰指出,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其真实性与人民性。他赞扬作者康锦达以扎实的脚力、脑力、笔力深入生活,通过真实可考的细节,塑造了于海洋这位具有个人特色的民营企业家形象。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