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果壳)
特朗普又一次亲身示范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边是对中国石墨征收高达160%的关税,把全球最成熟的供应链拦在门外;另一边则是寄予厚望的澳大利亚矿企Syrah却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不仅迟迟攻克不了量产工艺,连特斯拉急需的合格样品都交不出来,反而拖了马斯克的后腿。
马斯克此刻恐怕只能苦笑:这把要被特朗普坑惨了!
石墨是动力电池负极的关键材料,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充电效率。当前一辆电动车所需的电池中,石墨的用量甚至超过锂,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不可替代的材料之一。
而美国在这方面高度依赖中国——超过60%的天然石墨和近70%的人造石墨依赖中国进口。其中,特斯拉生产电池所用的精炼石墨也几乎全部由中国供应。
为了摆脱这种依赖,美方累计对进口石墨加征高达160%的关税,这几乎要把中国石墨彻底挡在美国市场之外。
这波操作让不少电动汽车制造商当场破防。彭博社指出,特斯拉等公司曾试图阻止这一裁定,理由是美国本土石墨产业远未成熟,根本无法满足新能源产业的庞大需求。
要知道,天然石墨加工工艺极其复杂,需要经历提纯、整形、包覆和高温改性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并且必须在粒径、纯度、表面性状上严格把控,确保批次之间的一致性。
据西媒报道,被美方寄予厚望的Syrah工厂量产技术难题,一再延期。相比之下,中国电池级石墨行业经过二三十年的深耕,早已积累了完善的技术储备和工艺经验。
无论是高温石墨化处理的能耗控制,还是微观结构的精细调控,中国企业都在不断迭代,在全球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占据超60%的份额,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牢牢掌握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这种突破不仅发生在石墨材料领域。近年来,中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领域同样打破了长期依赖欧美的局面。
这背后体现出,无论是石墨负极,还是大健康科技,中国企业都在通过长期积累和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被卡脖子”到“自立自强”的跨越。
技术差距摆在眼前,但美方似乎仍一意孤行,此前就有意通过政策补贴等措施,来扶持本土企业链的兴起,并建立自己的供应链。
Syrah的Vidalia工厂,更是被视为关键试点。
然而,自协特斯拉与该厂合作以来,材料供应一再延期,原定于今年9月交付的材料再次推迟至11月。更严重的是,Syrah 至今未能稳定交付符合特斯拉要求的样品。
无奈之下,特斯拉近日已向Syrah发出正式违约通知,要求其在2026年2月9日前通过最终样品认证,否则将有权终止合作。
为保障量产和成本,特斯拉不得不继续依赖中国进口,并承担高达160%的额外关税,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
美方希望石墨与华“脱钩”,却直接遭遇现实“打脸”。
澳大利亚石墨矿企Syrah对特斯拉的延期事件,暴露了美国电池供应链政策的根本矛盾:不加税,就摆脱不了对中国的依赖;加税了,本土替代却未准备好,反而让车企成本大幅上升。
这些难题,随着中国电池级石墨行业不断对技术储备、经验、供应链反馈等进行迭代与升级,美国的这一困境未来或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