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到底是风险还是收益?一文说清各种应对波动的策略︱重阳荐文

财经 (5) 2025-09-16 16:07:57

波动不是风险本身真正的风险是永久性损失波动是风险的表现形式它触发了投资者的恐惧和行为偏差让风险变为现实也让交易对手有了赚钱的机会

由此出现了三类对波动的看法 

风险厌恶者认为波动=风险是需要回避的东西。

风险偏好者认为波动=收益是需要拥抱的东西。

价值投资者认为波动中性投资风险只来源于企业经营风险造成的永久性亏损。

——BY  思想钢印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迎扫码咨询。

图文来源/ 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

作者/思想钢印,本图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独立观点。

01

 不是风动是心动

A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5%但在大盘调整时经常出现超过20%的回撤B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0%但每次大盘调整回撤不会超过5%你觉得哪一个基金更好

这个问题类似下面的图我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引用过几支股票的收益率完全相同在那些波动更小的股票上普通投资者更容易赚到钱

波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大部分投资者只关注方向很多人都是方向看对了亏在了波动上

很多人把扛波动当成独立于投资分析能力的心态问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但在学术界波动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心态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当然也有很多实战派的投资大师反对波动就是风险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也有两派一派认为波动是中性的另一派认为波动本身就是收益的来源

能看懂企业或资产的价值你只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者只有理解了资产的波动你才能成为优秀的投资者本文将波动的意义分成几个层次来拆解

02

学术视角波动=风险

评估基金绩效的黄金指标夏普比率认为不能只看基金的收益率而是要看该基金在它获得的收益率背后承担了多大的风险

但如何评估风险呢

从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视角比如Markowitz的组合理论风险定义为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就是价格的波动

很多人并不认同波动=风险这个看法波动只是股价暂时的变化投资者并没有实际发生损失这只是这个词本身给人的一种均值回归的错觉波动是事后的视角但在股价挖坑的当时你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它会继续向下还是会扭头向上

2013年底的茅台假设有一位投资者很肯定的告诉你企业只是暂时的困难股价只是暂时的波动未来业绩会回升股价也能上升这位投资者无疑远见卓识但如果此时他家里刚好出了点事急需要用钱他就只能以80元复权价的价格卖出承担这个波动带来的损失

就像现在持有茅台的人即便未来如他们所料茅台股价再现2015-2021年的辉煌但只要你现在需要用钱只能乖乖地以现在的价格卖出

虽然投资的是未来但交易的是现在波动在未来看是过程但在现在看就是结果

所以夏普比率在给风险定量时用的是历史收益波动率的标准差标准差是一种统计方法前面几个股票的收益率相同但A股票的波动率高于B股票

一个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3%波动率标准差为12%则夏普比率为1表示每承担1%的风险可获得1%的超额收益

阿里巴巴近52周的波动率是网易的两倍你想买阿里巴巴就需要分析测算的预期收益率是网易的两倍否则风险收益比就不划算

不管你接不接受波动率=风险波动越大风险越大需要更高的预期收益作为补偿这是现代大类资产的实际定价原则举两个例子

例一红利股的股息率通常大于债券的收益率就算是经营非常稳定的也是如此这正是因为股价的波动率远高于债券价格的波动率想要得到同样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长江电力的股息率就一定要高于债券收益率高出的部分叫风险溢价它的量化形式就是波动率

例二开头的例子A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5%但在大盘调整时经常出现超过20%的回撤B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0%但每次大盘调整回撤不会超过5%如果你去统计所有的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会发现B基金的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将远远超过A基金

波动的亏损是实实在在的A股基金的历史所有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大概率是亏损的因为高收益高波动的基金很容易出现高点净申购低点净赎回而波动小的基金低点反而可能出现净申购

投资者实际收益率与基金本身的年化收益率的差异也是波动=风险的体现所以啥也不懂的基民只看收益率而专业的FOF重点看夏普比率

不过对于波动=风险这个传统投资观点巴菲特表示了明确的否定

03

实战视角波动≠风险

在巴菲特在2008年股东大会上回答股东提问时再一次重申了他对波动就是风险的看法在评估风险时我们认为波动率毫无意义对我们最有意义的风险是资本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他解释说

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好公司它们都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很好的盈利但这并没有使他们成为糟糕的企业同时你也可以找到一些波动性非常小的但实际上却很糟糕的生意

包括霍华德马克思等价值投资大师都批评过把波动率等同于风险的传统观点是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把现实世界过度简化

不过巴菲特并没有说波动率不是风险他的意思是波动是一个与风险无关的中性概念

这就可以理解了巴菲特只关心企业的内在价值对巴菲特这一类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只是噪音是中性的不会构成实质威胁除非你被迫在低点卖出

其实巴菲特对波动的理解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前期的捡烟蒂时代捡烟蒂的意思是说哪怕公司不太好但股价便宜到只要再吸一口就值回票价——本质就是利用向下波动的机会赚钱

巴菲特几乎每年都在致股东信中强调自己的策略就是低价买入

1963年的致股东信中说我们的业务就是买入被低估的证券并实现一个平均收益率高于道琼斯指数

1965年的致股东信中说我们寻找那些以低于其内在价值出售的证券安全边际越大我们就越能抵御市场的反复无常

实际上早期的巴菲特并不认为波动是中性的而是收益的重要来源而这个理念同时是多种投资策略的核心理论

04

交易视角波动=收益

波动=收益的观点还是要回到波动=风险的视角

这个视角的背后是大量的投资者讨厌不确定性不喜欢波动特别是大资金比如说你觉得主权基金或国家队会喜欢波动吗社保资金会喜欢波动吗保险资金会喜欢波动吗

不光这一类风险厌恶型机构投资者高净值投资者总体上比普通人更厌恶收益波动背后的心理也很简单富人赚更多的钱也不会比现在的生活好太多而普通人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多一点钱就能改变生活很多这倒是真的

由于二八效应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高净值人群手中所以资产的实际定价也体现了风险厌恶的特征高波动的风险资产通常要折价出售比如前面说过的股票的股息率高于债券收益率实际上是指股票是折价交易的从类似债券的内在收益率的视角

但是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因为风险厌恶而让主观的风险定价高于客观事实那就代表该风险资产潜在收益的一部分从风险厌恶者手中转移到了风险偏好者手中

一个人想要回避的风险就是另一个人想要获得的收益就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小手指的名言混乱是阶梯

所以波动=收益其实是波动=风险的另一面

这种利润转移的形式就是波动率交易

风险是一种商品有买也有卖最典型的是保险保险公司赚保险费买保险的人把总资产收益的一部分以保险费的形式转给保险公司

既然波动=风险那么波动也可以成为一种可交易的商品最典型的例子是期权

平值期权股价=行权价定价与波动率有关到期时间相同行权价相同的两个不同股票的平值期权高价的那一支通常是因为历史波动率更高期权的买方相当于投保者的赔率更高所以期权价格更贵期权的卖方相当于保险公司就要卖出更高的期权价格以覆盖风险

七巨头中平价期权的定价隐含波动率特斯拉最高英伟达其次后面是谷歌亚马逊再后面是苹果和Meta微软最低正是因为它们不同历史波动率的体现

波动不是玄学中的风动幡动还是心动而是代表实实在在的风险与收益

按照对波动的不同态度可以把投资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易方向的策略一种是交易波动的策略

在传统股票投资者中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趋势交易者虽然大家对波动有不一样的看法稳健型投资者不喜欢波动价值投资者认为波动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方向总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押错了也难逃一亏所以波动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风险

但也有很多策略收益不但看方向也要看波动率

大家最熟悉的定投策略最佳状态是出现了微笑曲线先跌后涨收益的一部分就来源于波动

比定投策略更专注于波动的是专门做均值回归的网格策略就是纯粹赚波动的钱方向反而是有害的向上突破丢失筹码向下突破永久套牢所以最适合网格的是上有顶下有底的可转债

与网格交易相反的是专做突破的趋势交易属于方向和波动同样重要的策略突破的本质是被价格区间限制了的波动率在价格突破区间后会忽然放大这在可多可空的商品期货交易中先要看准多空方向再要看突破速度都看对了就是KTV只要看错了一个都会亏都看错了那就是ICU

趋势交易很刺激但在纯粹的期权交易者看来猜方向是毫无意义的赌博他们只想要来自波动率的收益可以通过期权组合把多空仓位方向对冲掉甚至把弹性Delta对冲掉只剩下纯粹的波动率的影响

同样是交易波动率风险和收益又不同网格交易喜欢固定适中的波动率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在期权波动率交易策略中波动率变大有变大的策略变小有变小的策略最怕波动率不变或者波动率的方向看错

05

波动是金融世界的本质

首先回顾一下本文的观点

波动不是风险本身真正的风险是永久性损失波动是风险的表现形式它触发了投资者的恐惧和行为偏差让风险变为现实也让交易对手有了赚钱的机会

由此出现了三类对波动的看法 

风险厌恶者认为波动=风险是需要回避的东西

风险偏好者认为波动=收益是需要拥抱的东西

价值投资者认为波动中性投资风险只来源于企业经营风险造成的永久性亏损

这三种态度都有可以盈利的策略它的核心在于知道什么是可判断的什么是不可判断的

机构投资者通过多资产组合和强大的投研分析认为收益是可控的但投资者的心态不可控所以选择控制波动

想要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面对持续失败和巨幅回撤的心态愿意对方向和波动双重押注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所以更积极地拥抱波动

价值投资者认为市场波动是无法控制的对企业价值的判断能力是可提高的对股价短期波动采取中性淡然的态度

关于波动率本身也要区别什么可判断什么不可判断

有一些投资者认为波动幅度的判断难度较大但波动方向相对更容易判断比如钟摆理论所以有各种基于均值回归和趋势交易的择时策略

还有一些投资者认为波动方向难以判断但波动率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喜欢设计一些方向中性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对于如何利用波动率也要区别什么可判断什么不可判断

有投资者认为人在面对波动时有一些固有的反应模式很多都属于行为偏差就有很多针对这种行为偏差的策略俗称割韭菜

还有投资者认为正因为人在面对波动时的行为偏差一方面创造了很多交易机会另一方面自己也有行为偏差所以设计了很多机器自动执行甚至自动学习的量化策略

所以波动不是异常而是金融世界的本质它提醒我们世界在不断变化它迫使我们分清什么自己能控制什么自己不能控制什么自己可判断什么不可判断

向上滑动阅览【免责声明】

本材料内容仅代表原创方或原作者的分析、推测与判断,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和投资者教育之目的,并不意味着重阳投资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重阳投资与原创方或原作者有任何代理或合作关系。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重阳投资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因基金产品投资限制、投资组合调整和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有可能与本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不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