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自选股
美股方面,三大指数小幅上涨,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创收盘新高,其中标普500指数首次站上6500点。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6%,报45,636.90点;标普500指数涨0.32%,报6,501.86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53%,报21,705.16点。
美股七巨头多数收涨,英伟达跌0.79%,微软涨0.57%,苹果涨0.90%,谷歌涨2.01%,亚马逊涨1.08%,Meta涨0.50%,特斯拉跌1.04%。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14%,阿里巴巴跌2.18%,京东跌1.40%,拼多多平收,蔚来涨2.68%,小鹏汽车跌3.48%,理想汽车涨2.92%,哔哩哔哩跌0.13%,百度涨1.24%,网易涨2.35%,腾讯音乐跌3.56%,小马智行涨1.03%,携程涨14.92%。
港股方面,截至周四收盘,恒生指数跌0.81%,报24998.82点;科技指数跌0.94%,报5644.02点;国企指数跌1.15%,报8916.93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半导体、、保险股走势强劲,体育用品与医药股则表现疲软。
关于港股后市
指出,由于9月降息或已成定局,考虑到港股今年相对A股的超额已经大幅回吐,A-H市场将重回统一起跑线,企业盈利变化将成为两地市场表现差异的驱动。
认为,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的背景下,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南向资金或也将持续流入港股市场,带来支撑。该团队预计,在考虑到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尚存的情况下,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的趋势。而四季度预计随着内地稳增长政策加码带来港股业绩上修的契机,以及AI产业催化的落地将重塑科技板块估值,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
建银国际证券表示,港股中报已接近尾声。除个别权重股业绩大幅超预期外,大多数公司业绩仅符合预期且指引保守,股价未能明显突破,说明利好已被充分消化。此外,港股流动性环境却趋紧:港元拆息快速上行,1个月HIBOR创近三个月新高,金管局多次入市干预并回收流动性,导致银行体系总结余自6月底的1764亿港元骤降至8月的537亿港元,流动性边际收紧或压制港股表现。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加大了对中国股票的押注力度,8月有望创下自2月以来单月买入规模之最;按板块划分,上周消费必需品和工业板块吸引的资金流入最多。
中金指出,港股短期因流动性跑输,但长期胜在结构性优势。港股市场今年的几个突出特点包括结构远强于指数及主线不断轮动。另外,在流动性和情绪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国内基本面和政策无法提供更多支持,那么海外需求和映射链条也是一个配置思路。
指出,近期Hibor利率快速上行后逐步稳定、鲍威尔表态显著转鸽,内外流动性的变化均指向一个结论:港股流动性趋紧的叙事已经得到了边际改善。其认为,流动性叙事的改善已经足够支撑港股阶段性的补涨,缩小与近期快速上涨的A股之间的差距。
指出,港股近两月的行情则略逊于A股,无论是恒指还是恒科,涨幅均低于全A。该行认为,港股后市行情值得期待,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港股在估值上具备充分的吸引力;二是外资有望回流;三是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四是港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稀缺性。
热点聚焦
1.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国家数据局推动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近30项,支持10个地方积极探索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20多个地方也陆续出台数据条例。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数据创新型企业、数字产业集群等十几项产业政策。
2. 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澎湃OS 3。据了解,小米澎湃OS 3将于2025年8月29日为首批Beta机型开启陆续推送,覆盖小米15系列、小米Pad 7S Pro 12.5、小米Pad 7 Pro、REDMI K80 Pro、REDMI K80 至尊版,并将陆续为更多机型开启推送。
3.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高于此前公布的初值3.0%以及市场预期的3.1%。
4. 英伟达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后,多家投行更新其对这家人工智能巨头的最新评级及目标价格。美银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20美元上调至235美元;摩根士丹利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06美元上调至210美元;花旗银行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0美元;摩根大通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伯恩斯坦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85美元上调至225美元;杰富瑞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00美元上调至205美元;德意志银行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55美元上调至180美元。
公司要闻
(06936.HK.HK):上半年收入1468.58亿元,同比增加9.26%;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加19.37%。
:上半年收入1415.93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44.59亿元,同比增长51.56%。
(01336.HK.HK):上半年收入694.29亿元,同比增长25.5%;净利润147.99亿元,同比增长33.5%。
电力股份(01071.HK.HK):上半年收入599.53亿元,同比减少8.98%;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加13.15%。
中国太平(00966.HK.HK):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净利润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中信证券(06030.HK.HK):上半年收入465.52亿元,同比增加16.28%;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加29.79%。
北京控股(00392.HK.HK):上半年收入445.29亿元,同比增加5.2%;净利润34.04亿元,同比增加8.1%。
理想汽车-W(02015.HK.HK):2025二季度车辆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减少4.7%;收入302.5亿元,同比减少4.5%;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减少0.9%。
(00981.HK.HK):上半年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晶圆代工业务收入为42.29亿美元,同比增加24.6%;净利润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06881.HK.HK):上半年总收入187.98亿元,同比增加18.92%;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加47.86%。
中骏集团控股(01966.HK.HK):上半年收入人民币185.21亿元,同比减少25.4%;净亏损34.8亿元,同比收窄5.5%。
(06160.HK.HK):上半年收入24.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净利润9559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72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顺丰同城(09699.HK.HK):上半年收入102.36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20.4%。
(00317.HK.HK):上半年收入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
(06178.HK.HK):上半年收入74.81亿元,同比增加17.7%;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加21%。
(03347.HK.HK):上半年收入32.5亿元,同比减少3.21%;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减少22.22%。
正力新能(03677.HK.HK):上半年收入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净利润2.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森松国际(02155.HK.HK):上半年收入26.87亿元,同比减少22.7%;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减少10.15%。
达势股份(01405.HK.HK):上半年收入约25.93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6592.4万元,同比增长504.4%;经调净利润为9142万元,同比增长79.6%。
微创机器人-B(02252.HK):上半年收入1.76亿元,同比增加77%;期内经调整净亏损9710.8万元,同比减少55.5%。
(01072.HK):上半年收入38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3%;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91%。
(06690.HK):上半年收入1564.69亿元,同比增加10.2%;股东应占溢利120.33亿元,同比增加15.6%。
中国股份(01055.HK):上半年经营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加1.77%;归母净亏损15.34亿元,同比扩大45.54%。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0694.HK):上半年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加2.63%;除税后亏损1.64亿元,同比收窄56.48%。
(02601.HK):上半年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为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