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退出困难、本金被套,#房地产跟投机制淡出#】“很幸运,我在公司时跟投的几个项目,资金都退回来了。”曾经就职于一家大型房企的张琳(化名)对第一财经表示,即便如此,当初投入时测算的利润没能兑现。相对于其余很多地产从业人员,张琳算是幸运的,因为截至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未能拿回多年前在公司跟投的资金,即便他们已经离职转行。日前,央企华侨城有员工因为跟投资金无法拿回而与公司产生纠纷。部分员工对外透露,当初跟投的资金如今只能拿回一两成本金,而公司方面则解释称,跟投本质上属于投资行为,有盈利也会有亏损。房地产已连续调整近4年时间,在高位跟投项目的从业人员多数都陷入亏损境地。如今回溯跟投这项曾经让业内人士激情燃烧的机制,许多人已有恍若隔世之感。张琳表示,自己在集团总部,投的项目是精挑细选过的,原本以为会有巨大的收益,没想到最后只是黄粱一梦。房地产项目跟投机制,最早出现于大约2012年前后,在设立之初,公司旨在将企业与员工利益绑定,调动员工的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的利器。在市场上行期,房企员工即便“盲目跟投”也收获颇丰,这一制度也曾为房企留下核心人才,推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这一制度逐渐变质,有部分中小型房企将跟投作为解决项目融资的渠道。此后行业进入下行期,销售陷入低迷,跟投项目收益降低、风险增大等各类问题逐步暴露,“跟不动”的现象越发普遍,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也最终在这个领域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