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公斤金饰被冲走 老板:愿半价收回
【20公斤金饰被冲走 老板:愿半价收回】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突遭暴雨侵袭,北洛河水位暴涨,洪水裹挟泥沙冲入县城街道。位于洛滨路碧桂园翡翠公馆小区门口的老凤祥金店首当其冲,店内近20公斤金银首饰被冲散,价值超千万元。这场天灾不仅让金店老板叶先生陷入巨额损失的困境,更在灾后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性与法律的全民讨论——当“黄金雨”落在眼前,我们该如何守护道德底线?“早上8点接到撤离通知时,河水还没漫上街道,没想到10分钟后店里就进了1米多深的水。”回忆起洪水来袭的场景,叶先生仍心有余悸。这家经营多年的老凤祥门店面积近200平方米,展柜内常年陈列着黄金镯子、钻石项链、翡翠吊坠等贵重饰品。由于夜间有员工值守,店内未设置集中金库,首饰平日就摆放在展柜中。7月25日的暴雨来得异常凶猛。据吴起县防汛指挥部通报,受上游汛情及境内持续强降雨影响,头道川、乱石头川及北洛河水位在3小时内暴涨4米。洪水冲垮金店卷闸门后,货柜被浪涛掀翻,20公斤金饰随着泥浆涌向街道,部分被冲入北洛河,部分散落在数百米外的淤泥中。“保险柜里有新到的货品、回收的旧料和3万元现金,现在全没了。”叶先生蹲在仍被泥浆覆盖的店内,指着断裂的展柜支架说。据初步统计,仅黄金饰品损失就达18公斤,按7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618元/克的价格计算,价值超1100万元,若算上钻石、玉器等,总损失可能突破1500万元。洪水退去后,金店周边的场景宛如现实版“淘金热”。网传视频显示,7月26日起,数十名居民在洛滨路河道边低头搜寻,有人甚至携带金属探测仪进行地毯式搜索。“听说有人捡到金镯子,还有人找到钻戒。”附近商户王女士透露,26日当天,这条街道挤满了“寻宝者”。面对失控的局面,叶先生选择用诚意唤回良知。“只要归还首饰,我们愿意按成本价的一半支付酬金。”他在店门口张贴的告示中写道。这一承诺迅速见效:27日上午,环卫工人在清淤时发现一枚铂金戒指并归还;下午,居民李女士将捡到的黄金耳钉送到派出所;截至28日中午,店方已通过居民归还和自行打捞找回约1公斤金饰。
但并非所有人都选择坦诚。叶先生的儿子小叶无奈表示:“有人当着我们的面说‘没捡到’,转头却看到他在泥地里挖东西。”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吴起洪水金饰”的暗语交易,尽管相关链接已被下架,但这一现象折射出部分人试图趁火打劫的侥幸心理。
在这场“黄金考题”面前,法律给出了明确答案。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指出,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或送交公安部门;若拒不归还且数额较大(通常5000元以上),则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构成侵占罪。
“如果有人撬开保险柜取走财物,无论金额多少都涉嫌盗窃罪。”赵良善强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目前,吴起县公安局已在金店周边设立24小时警戒线,调取沿街商铺监控排查可疑人员,并呼吁群众通过“吴起警务”公众号匿名举报。
政府层面的行动同样迅速。27日下午,吴起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商务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一方面协助店方清点损失、固定证据,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广播、短视频平台发布《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号召“莫让天灾演变成人祸”。县长在灾后动员会上直言:“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在这个困难时刻,我们更需要守望相助。”
吴起县的抢险救灾工作仍在继续。在北洛河岸边,武警官兵正用沙袋加固堤坝;街道上,志愿者们协助商户清理淤泥;而在老凤祥金店内,叶先生和员工们用毛巾擦拭着展柜玻璃,准备重新营业。“钱没了可以再赚,但人心要是凉了,就再也暖不回来了。”他说,未来计划在店内安装防水金库和洪水预警系统,“但更想给每件首饰买保险,不是为了赔偿,而是想让顾客知道,我们始终把信誉看得比黄金重。”
这场洪水冲走的不仅是20公斤金饰,更撕开了人性善恶的试金石。当我们在为叶先生的损失扼腕时,也应看到:那位主动上交戒指的环卫工、在派出所门口犹豫再三最终归还耳钉的李女士、自发组成巡逻队阻止哄抢的社区居民——他们用行动证明,在灾难面前,人性之光从未熄灭。正如北洛河奔流不息的河水,诚信与法律终将涤荡一切污浊。当金店的卷闸门再次升起时,愿我们记住这个夏天:比黄金更闪耀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是面对诱惑坚守底线的品格,是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